顯示具有 讀後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讀後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灰階思考”讀後感--人生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無限種可能

 


“灰階思考”的作者是謝孟恭,Podcast股癌的製作者,台灣最會放福利的主委(誤

先說結論吧!讀起來特別爽快的一本好書,五星吹捧大推!

股癌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多元的思考,如同在書末提到的,黑與白之間,有無限個色階。
這本書中不會告訴你什麼是絕對的真理,而是帶著你去思考多種可能,書的文體節奏流暢就像他的Podcast一樣,感覺讀著讀著腦袋都浮現出他的聲音了。


書中體現了股癌的投資心法(或者心路歷程更為貼切),分為三個大篇章以及十幾個小章節,分別是掃雷、備糧與上陣,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掃雷,掃雷部分主要臚列了一些投資上的迷思,幫你在進入市場衝殺之前先建立正確的觀念,就像你打球要上陣之前,也要先了解規則,做好暖身活動筋骨避免受傷,才能夠做好上場的準備,並且也告訴你一些輸家的共通點,你知道輸家怎麼輸,就可以避免犯下一樣的錯,要知道在投資市場上先追求不受傷以及控制風險是最重要的事。

備糧,備糧部分則是幫你建立能夠在市場上應對的系統,心理學上有個東西叫做自動化,簡單的說就是在反覆的訓練下,你可以在低度意識的情況下完成工作,例如每天早上你都走同樣的路上班,經年累月之後,就算你上班過程中跟你身邊的人聊天,你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走到公司(不用再看導航),書中舉了一些方法,例如你認定看準的時候,更要退一步看,以及繫上質疑力這條安全帶,這些方法在不斷地強化之後,你未來在每次的投資決策上,都能夠自動地完成這些思考判斷的作業。


軍事訓練中也有很多自動化,就像在大武營傘訓的時候,會一直操作各種故障排除與著陸方式。教官一喊「姿勢!」,然後學員就要開始:「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四秒鐘檢查傘、注意四周、準備著陸」

這就是自動化,讓你在跳出艙門後,能夠按著口令開始檢查開傘狀況與著陸,因為如果你傘沒開或半翻傘,就必須立刻進行故障排除(你只剩四秒就要撞到地面了)。

在空中,沒有人能夠救你,你必須靠你自己(投資市場也是一樣)

例如:傘沒開->直接拉副傘

半翻傘(主傘張開不全)->壓(副傘)拉(副傘拉環)拋拋拋(要把副傘往前拋避免跟主傘纏在一起)

大武營受訓照,那應該是人生中最瘦的時候

附上在大武營受傘訓的照片,肚子前面那就是副傘,主傘背在背後,總重快20公斤。
比較可惜的是那年天氣狀況不佳,沒有辦法實施空跳就結訓了,算是人生中小小的遺憾,等疫情過後再去國外跳吧~


上陣,上陣部分則是告訴你,如何在市場上應對各種變化,我們都知道人非理性,很多時候會被情緒影響,我很喜歡這個章節中,股癌提到要讓自己像AI一樣思考,就是能夠屏除情感去做事,有時候我也會運用這種思考方式,但我比較偏向用程式的方式去思考決策,簡單的說我會先列下各種條件與規劃(像是程式裡面的if跟else),確立好規劃,這樣不管市況如何,都能夠盡量以冷靜的方式去照規劃執行。


總結來說,我認同股癌的看法,那就是沒有唯一的投資之道

技術分析、價值投資、指數投資、總經派、存股派、瘋狗流等等,都有人可以長期下來賺到錢。
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為主,就像滷蛋好吃,我也樂於分享滷蛋好吃這件事,但我不會把滷蛋硬塞到別人嘴裡。

投資就像一個旅行,你在往你自己的目標前進,你可以開車、騎腳踏車、機車、走路、搭公車、甚至私人飛機,但你如果叫只會走路的人,跟他說開車比較舒適也更快達到目的地,然後硬把他拖上車叫他開,他可能開沒兩個街口就自撞往生了。

投資是為自己負責


祝福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色階


ps.書腰可以拆下來做書籤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讀後感--了解人性弱點,應對市場恐慌

 


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的作者是陸蓉,上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康奈爾大學與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

先說結論吧!這本書超棒,尤其是讓身為心理系的我邊讀邊讚嘆,這實在寫得太棒了,過去我覺得讀心理系是人生中很正確的一個決定,藉由心理學的各式理論,幫助自己能夠對於人性與自我有更透徹的了解,而這些知識與經驗讓我在投資與工作上助益很大,過去我也有寫過幾篇從心理學角度看投資的文章,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不用再寫了,因為這本書講得超級完整!!!


而且這本書不是翻譯書,所以我覺得閱讀通順也是一個很棒的點

之前寫過的文章

從心理學看投資--淺談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

心理學看投資--淺談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

從心理學看投資—淺談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為什麼我覺得運用心理學的行為金融學很重要呢?過去看過的很多金融的理論,市場上總是沒有那麼的有效,那是因為古典經濟學認為人是完全理性的,他不僅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是最大化,而且知道怎樣實現最大化這一目標。


但事實上人不理性的程度遠遠超過想像,尤其是經過今年(2020)的三月份那個不斷熔斷的日子,應該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會受到市場的新聞與情緒干擾,不過知道會受到干擾是一回事,知道這些事情怎麼干擾就是另一回事,而這本書就是帶你了解這些事件是如何實際的影響人,以及金融市場實際上是怎麼樣運行的,也提到了一些有利可圖的交易策略(傳統金融學認為不可能存在的策略),並且帶你避免投資錯誤獲取收益。


以下簡單分享一些重點


認知偏誤

後見之明:人總是會自結果出現後,就誤以為自己早就知道結果的一種幻覺,例如看到某隻股票漲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早就知道那隻股票會漲,事實上如果每天都有做紀錄,那你就會發現自己很有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這支股票。


自我歸因(歸因謬誤):人總是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壞的結果歸因於他人。


決策非理性

古典經濟學認為人是完全理性的,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學有個定錨效應,是說人的決策會依賴於參考點,比如說現在冬天從室內走到室外會覺得冷,那是因為室內的溫度是個參考點,那既然參考點會影響到決策,那我們應該去思考我們用來參考的點是否與我們的決策有關。

比如說很多人在買進一支股票後,決定要不要賣出通常是看成本價,但理性的人應該會知道,要不要賣出股票應該去參考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你買進的價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買進股票後一旦虧損了,常常死抱不放,就算該間公司已經不若以往,實際價值回不去了也不願意停損。


又如很多商場在促銷的時候,會使用把價格訂高再打折的方式,那是因為人常常會參考上面的"原價",來評估這個東西的折扣是否夠便宜,而去忽略了該東西原本的價值,這是因為很多人買東西不是看絕對價格,而是看是否便宜,而便宜需要參考點。


有利可圖的交易策略

先說很多策略一旦曝光之後,知道的人越多效果可能就會越差,所以以下提到的這些策略不要當作絕對的聖杯。

這裡舉書中的價值溢價為例,書中提到研究顯示買入價值股比買入成長股所獲得的收益更高,價值溢價的出現是指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較低的股票,由於投資人追逐高成長股,所以低估價值股,所以價值投資策略就是買入差公司的價值股,等到未來價格向價值收斂時能獲取高收益。


總結來說這本書結合了心理學的理論,讓你知道人會犯什麼錯,知道大多數人會錯在哪裡後,運用這些大多數人會犯錯的地方建立策略產生獲利,書的末尾舉了97個異象因子,讓你避免自身投資的錯誤,並且利用別人的錯誤制訂有效的交易策略,我覺得非常適合想更深入研究的人有關鍵字能夠去查找。


祝福每個人都能夠洞悉自我與市場


本書購買連結:https://reurl.cc/N62dne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學徒模式"(Apprenticeship Patterns: Guidance for the Aspiring Software Craftsman)讀後感--優秀軟體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學徒模式的作者是Dave H. Hoover與Adewale Oshiney

Dave H. Hoover,Obtiva公司首席工匠,享受在開發軟體的過程中,同時也幫助其他開發人員有所成長,他專長於企業專案。 

Adewale Oshiney,任職於Google公司的工程師,曾經與許多不同專案,包含電子零倍商的零售系統以及投資銀行內部的交易系統。

先說結論吧,我覺得這本書超讚,不論你是想走軟體開發這條路,或者是正在這條路上,這本書都值得一讀,雖然這本書主要的目標讀者是剛起步的軟體開發人員,但對已經有工作經驗的開發人員來說,也是一本不錯職涯規劃書,美中不足的事,這本書在審校方面有一點小瑕疵,某幾個章節中有錯字與漏字,所以在閱讀的時候覺得有點奇怪,但主要內容是沒問題的,我真希望我在自學程式起步之時,就能先看過這本書。

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讀後感--閱讀不只是吸收,更是一趟豐富的旅程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的作者是齋藤孝,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

先說結論吧,這本書我覺得非常棒,本書告訴大家,為何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閱讀,並且運用閱讀的技巧,加深自己的思考力,抵達別人無法抵達的深度,使人生更深刻,並且從閱讀之中,培養健全的人格。

從小到大,有幸在閱讀這件事上從來沒有匱乏過,小時家裡環境就算不充裕,父母仍會帶我們去圖書館看書借書,現在回頭來看,得感謝父母與當時的自己,願意在閱讀上花費如此多的心力,讀書可以獲取許多知識,藉由閱讀來豐富我們的人生,但閱讀並不只是單純把書看過而已,更重要的是沈浸入書中,體驗作者的思路,用各式的思考角度去閱讀書,這樣便可體驗到許多沒有經歷過的體驗,讓您的人生更有深度。

作者首先提到現在這個資訊化的社會,我們會接觸到非常多的資訊,但事實上,有用的資訊反而很少,你一天可能看過了很多新聞,閱讀了非常多網路上的文章,但是隔天回想起來,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學習到,這就是看了一堆網路上的資訊,與真的去閱讀書的差別,讀書是一種沈浸式的體驗,排除掉許多干擾進入到書中的世界,遨遊於知識之海中。

關於閱讀加深思考力,作者提到,在深化思考之際,最重要的是將文本拉近自己去思索,要把自己放進去思考,例如說把自己當成書中的主角,去問:「如果是自己,那我會怎麼做。」,把書與自己的經驗連結,把作品拉近自己去思索,而不只是讀過去而已。另外如果把書當作資訊來讀,很難深化思考,要投入情感閱讀,思考才容易加深,用心貼近作者的情感,體驗作者書中的感受,思考也會漸漸地深化。

另外是看書要做筆記,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再思考的過程,並不是單純把文字抄寫下來,而是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去寫下讀後感,這個過程之中,可能會針對書中的一些理論或過程進行更深度的挖掘,並且在思考的過程中與自己對話,甚至是對作者的看法提出反駁,這樣一定可激發更深度的思考,也更能夠將書中的理論或知識學習下來。

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也會有人問到,如果是艱澀的書該如何閱讀呢?作者建議從大膽選擇經典閱讀開始,各領域都會有各自被稱為名著的作品,一流的作品會有非凡的力量,一旦開始閱讀,並且養成讀書的習慣,讀起書來就會越來越輕鬆,漸漸的可以深化思考,有不懂的地方也沒關係,也許在閱讀多了之後,一段時間之後再去重讀,就可以理解過去參不透的部分,甚至是有一天就會忽然領悟:「原來是這樣的意思」。


祝福每個人都能學會閱讀,享受閱讀

本書購買連結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讀後感--學習正確理財觀,建構投資成功之路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的作者是安德魯.哈藍,他是一位加拿大人,到新加坡的美國國際學校擔任高中英文老師。他沒有家財萬貫的富爸爸,也不是財經相關科系出身,但藉著理財,以教師的薪水打造出百萬美元以上的財富。

先說結論吧!這是一本超棒的書,我覺得投資新手必讀,作者運用九堂課(九個章節)手把手帶著投資的新手,進入正確的投資理財世界,如果在投資前能夠先看過這本書,將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而且本書沒有什麼艱深的字彙,從基本觀念談起,接著告訴讀者,什麼是理財投資的關鍵,讓讀者可以運用書中的九個投資法則,走在通往財務自由的正確道路上,而作者雖然主推指數投資,但對於主動投資個股這塊,也列出一些評估買進賣出的重點,我覺得寫得很棒,如果真的想嘗試主動投資的人也可以參考。

其實我覺得原文的書名比較好,中文書名可能是為了吸引眼球才取這樣,原文書名如下:「Millionaire Teacher: 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中文翻譯大概是百萬富翁老師:您應該在學校學習的九大財富規則」。

書中有九大法則,我簡單列舉如下
1.學習有錢人的花錢方式。
2.儘早開始運用複利的力量。
3.指數基金是你的好朋友,低成本的優勢會讓你勝過投資主動基金。
4.股市暴跌的時候該開心。
5.運用股市指數與債券指數基金打造懶人也可以建構的投資組合。
6.在你的國家做指數投資。
7.辨識出理專其實是在推銷他能夠獲益的商品,而非讓你獲利的投資工具。
8.認清不合理的高報酬,不要被貪婪沖昏頭。
9.想自己嘗試買個股的話,要向巴菲特學習,而且只運用少部分的資金作主動投資。



我簡單取其中三點做分享

首先是“學習有錢人的花錢方式


大部分的千萬富翁購車品味並不怎麼高貴,過去的資料調查顯示,在美國千萬富翁的平均購車價格為三萬多塊(不到新台幣一百萬),這是不是顛覆很多人認知了,許多想變有錢的人會選擇去買更好的車,結果反而比很多千萬富翁花更多錢在買車上,這跟想變有錢其實是相抵觸的,許多人想要追求財務自由,卻陷入想維持一個「看起來很有錢的」表面,結果就是一直無法變有錢。

如果你想要變成有錢人,卻又一直把錢花在浪費的消費上,那將永遠不會成為有錢人。

作者有建議,中古車是個好選項,除了解決用車需求外,更可以把省下來的錢做更有效的投資,去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富,如果想要變有錢,就不要做與累積財富相抵觸的事情。







接著是指數基金是你的好朋友”




作者有提到你該了解三種指數基金
1.你國家的股市指數
2.國際股市指數
3.公債市場指數

連巴菲特都建議,持有股票最好的方式是投資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的低成本,對於投資人是非常棒的,一般人可能對於1~2%的內扣費用感到無感,可以參照我之前的這篇文章,用視覺化的方式去看,就會發現相差1~2%的報酬,會在十幾年後讓你的報酬產生極大的差距。

市場上能夠長期打敗指數的主動型基金少之又少,再加上內扣費用的消耗,根據書中的學術統計,書中的數據來自投資組合管理期刊(Journal of Portflio Management),這篇長達十五年的研究比較美國主動式管理股票型基金與標普五百指數的表現,顯示在計算成本後,96%的主動型基金表現都不如股市大盤指數。

如上圖,書中有做主動型基金與指數型基金的比較表,非常詳細值得好好的細讀。


最後是關於“主動投資買個股”

當然很多人一定還是會手癢想要主動投資,作者有建議可以“少量”的去做主動投資,如果你真的無法克制買個股的話,但只將10%的投資資金獨立出來買,其餘的90%還是該放在分散式指數型基金上。

那拿出10%該怎麼投資呢?作者建議以巴菲特為師,找到股價合理的好企業,或是能夠找到股價被低估的好企業,並且記住兩件事,判斷企業的好壞與股價高低。

不過我們通常看到許多散戶都是在憑感覺,憑新聞或者是身邊的人的口耳相傳,去判斷企業的好壞與股價高低,結果就會是很慘。

作者有分享幾點去評估這間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1.本益比
2.這間公司是否連笨蛋都能經營
3.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加上股價正逢相對低點
4.產品價格能提高
5.低負債水準
6.資本報酬率高,企業賺錢有效率
7.經營者持股10%以上


我覺得作者在關於投資個股這塊也寫得非常用心,依照作者的這些評估方式,至少可以少掉很多踩地雷的機會

而賣股票作者也分享兩個時機
1.當公司偏離其核心業務
2.當股價被過度高估時

書中也有提到計算評估股價是否被高估的方式

由此可見作者不是只懂指數投資,在主動投資上也頗有研究,總結來說這本書真的超棒,值得一讀再讀,並且把書中的觀念作延伸,不用高深的技巧,就可以建構屬於自己的財務自由護城河。





祝福每個人都能從踏上通往財務自由的成功之路

本書購買連結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窮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 almanack)"讀後感--富蘭克林留下的睿智格言


"窮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 almanack)"的作者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美國開國元勳(或譯作建國先賢)。

先說結論吧,這本書充滿了富蘭克林的睿智與人生體悟,用幽默詼諧的短句來傳達智慧,我覺得該列為人生中必讀的書單,時常翻閱,搭配人生的歷練,會有非常多的體悟。

一七三二年的時候,他出版了風行一時的曆書,曆書可說是當時發行最廣泛的出版物,體積剛好可以放進口袋,人們能層中查到月亮圓缺、潮汐漲落、季節變換,還可以用來寫日記,孩子也能透過曆書識字,從一七三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才咖使發行的一七三三年「窮理查年鑑」,僅僅用了三個星期,就再刷了三次,發行量大大超越其他曆書。

當時市面上有許多的曆書,但是「窮理察」中充滿對人生的體悟,與各種反諷的幽默,是富蘭克林獨有的創意,連續二十五年編撰「窮理查年鑑」,富蘭克林的用意在於「教育」,將成語,格言印在書中頁面的空白處,目的就在教育大眾學習各種知識、智慧、與美德。

以下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句子



關於金錢

1.懂得量入為出,就是懂得鍊金術。
if you know how to spend less than you get you have the philosopher's stone.

2.財富不在累積多,真能享受才快活。
wealth is not his that has it but his that enjoys it.

3.留意小開銷,再大的船也可能因為小小的裂縫就沉掉。
Beware of little expenses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4.在市場中有耐心,價值一年一磅金。
Patience in Market, is worth Pounds in a year.


如何比別人成功

1.後見之明易,先見之明難。
Tis easy to see, hard to foresee.

2.良言不如良行。
well done is better than well said

3.怠惰是最奢侈的揮霍。
Idleness is the greatest prodigality

4.無知不算可恥,不願學習才丟臉。
Being ignorant is not so much a Shame, as being unwilling to learn.


這本書有滿滿的睿智,不只有樸實的美德,也有各種自我提升與激勵的價值觀,不論是通往財富之路,或者是個人的自我提升,這本書中的各種短句,都會是一生的良師。


祝福每個人都能從富蘭克林的睿智之中習得一生受用的智慧

本書購買連結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讀後感--樸實無華的上流哥理財知識

感謝上流哥今日親手簽名
這本書我要供起來了





“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的作者是上流哥(李憲彥),是一位退役的基金經理人,目前經營「上流哥投資理財粉絲團」,過著樸實無華的財務自由生活。

先說結論,這本書我大推,如果你是完全沒有理財經驗的新手,現在就去買!!!

以下列舉幾個書中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點點滴滴造就了現在的上流哥

第一章從上流哥自述自己的第一次破產經驗開始(小學打彈珠台打到破產),國中時候台股萬點泡沫加深對賭博的負面印象,直到讀過理財聖經一書翻轉了股票的負面觀感,而後從工科轉到商科企管研究所,再到投信當基金經理人,最後到現在財務自由的生活,這邊可以看得出來,能夠達到現在這個階段,得歸功於過去長年的累積,這些累積在當下或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但多年後回顧,會發現過去的每個經驗與決策的累積造就了現在的上流哥。

賈伯斯說過:「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努力投資致富不如提升專心本業收入

很多現在坊間的書店,在這一波股市的大多頭,出現各種簡易創造被動收入,加速財務自由的書籍,好像努力投資,很快就可以靠著投資領取現金股息,超過上班的薪水。

事實上是努力工作的報酬率,遠比投資理財來的高,連專業的經理人都如此建議,就奉勸身邊的每個小資族,不要不切實際的妄想可以在初期就靠投資理財賺大錢,努力提升專業增加收入會更實際,想要讓自己的投資配息金額翻個兩倍,通常本金也要翻個兩倍,所以提升工作收入增加本金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降低物慾加速本金累積

如果大家退休目標是累積到一千五百萬,很多人可能會希望是自己存五百萬,然後靠投資賺一千萬,是實際上應該是你存了一千萬,然後剩下的五百萬靠投資賺來,而且這個過程得經歷十幾年,更別說在未來的股市報酬率可能會更低,存錢對資產增加的幫助會比投資高很多,你要讓錢滾錢產生大威力,得先要有大大的本金,有句話說過「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與大家分享,如果本金過小,高報酬也難累積大量財富。

那該怎麼存錢呢?上流哥分享了他自身的理財經驗,他認為要先把口袋破洞堵住,複利投資才有意義。舉例來說,商人會為了要賣你東西,會不斷的引誘你,導致消費者除了買自己該買的東西外,也買了一堆自己其實沒有那麼需要的東西,就像買了手機之後,也買了很多很好看的手機殼,但事實上是,常用的頂多也就那一個而已。

除了商人誘惑之外,虛榮心與同儕壓力也是造成消費失控的原因,像很多人會買iPhone是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用,可能還會未來的自己借錢,用信用分期去買,結果只是讓現在的自己更沒有辦法存錢,然而iPhone的功能可能在自己手上還發揮不到十分之一。

穩健的投資

上流哥也在書中推薦了被動投資,定期定額市場型ETF,他的經驗是身邊有天份的投資人,是一開始就很厲害,沒有誰是慢慢進步變厲害的,所以一般人如果把時間花在鑽研主動投資,那可能是在浪費生命,浪費了單純靠市場績效賺到錢的機會,浪費了用這些時間增進專業能力提升收入的機會。

且ETF貼近指數交易費用又低,所以適合散戶投資,既省時間,也可以讓情緒不容易受到影響。

不過上流哥也建議,散戶可以適度嘗試主動投資,在股市債市或匯市小試身手,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能打敗大盤或指數,搞不好你真的是練武奇才絕世高手,也可以增加一些樂趣,就算真的發現自己沒有天份,再去轉變為指數投資人也不錯,因為你認清了自己沒有投資天份的事實。


泡沫的市場

最後一章提了例如巴菲特指標、本益比、全球製造業PMI指數等等,來洞悉與觀測經濟走勢,並舉了一些案例來說明債券市場現在像博傻遊戲,大家都想在到期前高價賣出,除非你是最後一棒,大家都在傳一個不知什麼時候會炸的定時炸彈。

最後也提到關於市場泡沫化的一些因應措施,這邊的看法與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可以結合著看,我建議看完上流哥的書可以接著看「景氣循環投資」,應該對未來五年內的投資方式會有一些想法。

文末也附上了上流哥精選的18本投資理財書單,我發現其中有一半以上我都看過,都是非常棒的大作,剩下沒看過的我再想辦法撥時間補完,並撰寫讀後心得與大家分享。


最後,再次感謝上流哥出了這麼棒的一本書,並且在冷冷的冬天與我們相見,本人實在是非常樸實無華與具有親和力,穿著運動套裝,騎著機車出現在全聯前面的時候,我們差點認不出他。今天也有簡單的小聊了一下關於全球經濟的後續走勢與因應方式,讓我們受益良多,期許未來能夠有機會再當面與之請益。

這本書看完我建議立刻接著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讀下去


2019/12/21攝於蘆洲




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建構屬於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資工心理人的理財筆記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讀後感--細小的改變帶來巨大的成功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的作者是詹姆斯‧克利爾,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進步的作家與講者
他的個人網站:jamesclear.com

先說結論:這本書必讀,我建議可以先看過「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 那樣工作?」,然後再來看這本,將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巨大的改變。


你相信一枚硬幣可以讓人致富嗎?假如你給某人十枚硬幣,你不能說這個人有錢;但如果再添一枚呢?再一枚呢?再一枚呢?如此反覆到了某個時間點,你不得不承認,一枚硬幣的累積確實可以讓人致富。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原子習慣,你可能不會覺得一個小改變可以翻轉你的人生,但是如果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改變呢?如同上面硬幣的例子,你也會發現你的人生被這些小改變翻轉了。

以下整理一些重點與大家分享

改變身分認同,成為想成為的人

說的具體一點,習慣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作者提到改變分成三個層次。改變結果、改變過程、改變身分認同。

結果關乎你得到什麼,過程關乎你做了什麼,身分認同則關乎你相信什麼。
例如: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
            目標不是跑一場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

覺得自己是想要這樣的人是一回事,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又是另一回事,越以身分認同中的某個特定面向自豪,愈有動力去維持與之相關的習慣,因為你行為往往反映你的身分認同。

改變身分認同有兩個步驟,先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接著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例如自己想要有減重並且有六塊腹肌,先問問自己哪種人可以獲得你想要的這些東西,什麼樣的人能夠減重40磅,麼樣的人能夠訓練出腹肌,可能是一個健康的運動者,弄清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後,就可以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例如每天開始跑個幾圈操場,然後完成之後給自己一些小獎勵,例如運動後好好泡個澡聽一首歌,藉由這些小勝利與獎勵來向自己證明自己在朝目標(健康的運動者)邁進。

記住,焦點永遠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四個簡單的步驟建立習慣

建立習慣的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提示:提示促使大腦開啟一個行為,心智不斷分析內在與外在環境,尋找獎賞所在的各種暗示,帶來渴望。

渴望:渴望是所有習慣背後的動力,沒有動機與慾望,少了對改變的渴望就沒有行動的理由,例如激勵刷牙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口腔清爽的感覺。

回應:回應是確實執行習慣後,以想法或行為的方式呈現,回應會不會發生,取決於受到多少刺激。

獎賞:獎賞是每個習慣的終極目標,獎賞滿足我們,獎賞也教育我們,就像升遷帶來金錢與尊重,而獎賞也教育我們那些行為在未來值得被記住,大腦是一具獎賞偵測器,感覺神經系統持續在監測什麼樣的行為可以滿足慾望帶來愉悅。

以上四階段缺其一,行為就不會成為習慣,去掉提示,習慣不會開始,去掉渴望,就沒有足夠的動機去行動。

總而言之,提示引起渴望,渴望激發回應,回應提供獎賞,獎賞滿足渴望,自此形成一個循環,建立自動化的習慣,這樣的循環被稱為習慣迴路

另外,生活中有許多壞習慣佔據我們的時間,例如滑手機與看電視,是因為他們幾乎不需要花費任何心力,且出奇方便。所以要養成好習慣的方法就是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例如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開始,這個習慣養成的可能性就會很高,而要讓自己不看電視,就是把電視的插頭拔掉,讓你每次要打開電視,可能要搬開電視把插頭插上,最好還能夠把電視收到櫃子裡,讓看電視這件事變的越不容易,這個壞習慣執行的可能就越低。

最後,要維持習慣的動力並達到慾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人熱愛挑戰,但是難度必須在理想範圍內,像是叫你去跟小學生打網球你可能打個幾場就無聊了,叫你去跟費德勒PK,你可能不用一場就崩潰,所以要跟旗鼓相當的對手打網球,才會越來越進步。

開始一項新習慣時,讓行為盡可能容易執行是很重要的,接著在建立習慣後,重要的是能夠每天都有微小的進步與新挑戰,才能夠讓你保持投入,讓自己越來越好。

總之,習慣的改變並非單一一次的進步,而是上千次的累積,一連串原子習慣堆疊在一起,能夠成就全新的你。

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培養自己的原子習慣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投資金律"讀後感「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1)--估量股市這頭野獸


投資金律的作者是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本書的英文書名為「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意旨為投資的四個支柱,在作者文中指的是:理論、歷史、心理與產業四方面。

概略讀完,深深覺得這是對於講解投資的傑作,嚴格來說,看完這本書的收穫,我覺得是超棒的投資,這本書可以讓你對於投資有深刻的理解,走上正確的道路。

因為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在閱讀威廉.伯恩斯坦的另一本大作「繁榮的背後」,必須說,如果我能夠在踏入市場時就先看過這些大作,就能夠了解到投資的本質與歷史,並且更透徹的看清現在與未來,少走一些冤枉路。

以下先簡單介紹一些重點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理財零基礎”讀後感—用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務自由


單車環島的時候被大雨困在台北,就去逛了金石堂,然後就不小心買下去了

理財零基礎的作者是田口智隆

「即使有夢想,也不見得能實現」
「想改變自己的未來,談何容易」

你是否也這麼想呢?
對現況不滿,卻還是無法做出改變,每天怨天尤人嗎?
相信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會有一些新的想法。




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作者曾經是個月入五十萬的補習班老師,卻過著零存款,舉債度日的生活,不斷的預借現金,直至負債累累,最後終於頓悟,改變了想法,行為,習慣後,達成財務獨立,不再被錢束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本書不是一個教你賺大錢發大財的書,但卻是可以讓人改變為錢所苦的困境,在閱讀後寫了一些重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存不到錢的原因
1.及時行樂:喝酒聚會不缺席,刷卡購物不眨眼。
2.覺得自己有一天會變成有錢人:總是夢想著有一天會財務自由,卻沒有做出任何改變行動。
3.覺得賺大錢是一種罪惡:覺得賺很多錢的有錢人都不是靠正當手段,潛意識中也就讓自己留不住錢。
4.只看財經類書籍就滿足:看了一堆財經書籍,卻從來沒有把書中的理論付諸實踐,就像看完的書一樣放在書架上。

時間就是金錢
1.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也不會有理財觀念:認為遲到兩三分鐘不算甚麼的人,對於浪費掉的錢也會覺得無所謂。
2.賺來的錢都是用你的生命(時間)換來的:浪費錢等於浪費生命
3.無薪加班就是在浪費生命與浪費金錢:要把你花的時間都跟時薪做比較。


存不了錢的錯誤思考
1.有夢想但是沒有資金:如果沒有資金就沒辦法做事的話,那你要做的不是先否定這個想法,而是該先想要如何募集資金。
2.因為自己的立場,所以無法做這些事:有沒有想過你沒有挑戰過的事,並非是因為立場上行不通,而是因為怕麻煩,所以不想做。
3.就算不會英文也可以過活:日常生活的確不會英文也不會怎樣,但是現在最新的科技與資訊很多都是英文的,當你不去碰英文,也代表你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失去先機與機會。



財務管理的關鍵
1.別認為公司的薪水就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你只仰賴一間公司的薪水,那同時你也被公司所綁架,你可以去投資,創造自己的第二份被動收入,準備預備金,投資自己增加拓展副業的能力,將來局勢有任何變換,進可攻退可守。
2.即使是小型副業,也要努力跨出第一步。
3.害怕投資會賠錢的想法永遠會賺不到錢:投資就是買資產,資產就是可以持續為你創造收入的東西,比如說存股,買進債券,買進房地產出租皆是。
4.絕對不要動用信用卡的循環利息:循環利息的可怕之處就是讓你沒有借錢的感覺,會麻痺你的欠債意識,在你還利息的過程中,你的資產也在不斷減損。




書中的內容還有很多,如果說"指數革命"是建立良好的投資觀念的話,那這本書就是在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理財觀還在建立的朋友們非常值得一讀,「想法」變了,「行為」也會改變,「行為」變了,「習慣」也會改變,而最後,你的「未來」也會改變。

把自己養成績優股,讓錢不停流進來。

祝福每個人都能從今天開始,跨出「不被金錢束縛」的快樂生活第一步!迎向掌握自己人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指數革命"讀後感--未來真正能獲利的最佳投資法



指數革命的作者是查爾斯‧艾利斯(Charles Ellis),他是投資界大師,成名作是 Winning the Loser’s Game(擺脫永遠的輸家 : 投資散戶的終極戰略)。同時耶魯大學校務基金的操盤人,曾經為耶魯大學校務基金賺進7倍之多的資產總額(30億到230億美金)。

卻在退休後,卻振筆疾呼「主動式投資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是指數型基金的時代」

書中查爾斯‧艾利斯藉由自己的投資歷程,講述從一個成功的主動式投資操盤手,轉為指數化投資支持者的經歷脈絡,說明為什麼過去有效的主動式投資,未來不再有效,以及指出投資指數的優勢與必要性,讓大眾了解未來投資指數型基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指數化投資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被嘲笑,到今天逐漸成為席捲全球的浪潮,指數革命(the index revolution)一書在2017年時於綠角的部落格上有看到讀後感,那時一直想買,無奈當時的英文能力實在不行,很感謝台灣的出版社在今年完成了翻譯,書中也有綠角的推薦序,同時也感謝綠角大為台灣的投資人引入指數投資的觀念,功德無量。

以下針對本書寫了一些讀後心得,與大家分享,先說結論,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書本不厚,用詞淺顯易懂,適合一般沒有投資經驗的大眾閱讀。

詳細內容請見內文




先來談談一般人最常反對指數化投資的理由

因為在過去我也是一個主動的投資人,我相信只要夠努力研究,一定可以獲取好的報酬。投資0050之類的指數化投資,只是懶人的投資方式,也會有人認為:「指數化投資是輸家的投資方式,甘於接受平凡結果或平均水準的人,才會採用這種投資方式。」,甚至會告訴自己,等我先用主動投資,快速累積資產之後再來買進指數型ETF,諸多的思考謬誤,只會讓你距離累積資產越來越遠。

想想看,主動投資人可能是在下班後,每天研究三個小時的股票,然後去市場跟所有人競爭,你覺得這支股票即將大漲買進,但是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端把股票出脫的,可能是大型投行的經理人,或者是國家級基金的操盤手,這些人每天可能有十幾個小時都在研究這些資訊,並且比你更快的取得最新訊息,你有可能在每天下班後研究三個小時,就贏過這些武林高手嗎?

那接下來可能會有人說,那我就去買進這些主動基金就好啦!那我就靠這些專業的經理人來幫我賺錢就好!
聽起來很像很合理,但先來看看實際上的結果,看看過去數十年的資料,約莫有六成到七成的主動基金經理人在十年的長度下,績效輸給指數,再加上內扣費用,購買手續費,購買基金的消費者就像被剝了很多層皮的羊,1%資產的手續費看起來很小,但如果是跟報酬相比,那會很驚人,可以看看書中作者舉的例子。




怪不得巴菲特曾經說過:「大多數機構投資人與散戶會發現,持有股票的最佳途徑是投資收取最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選擇這條路的人,結果肯定會勝過絕大多數專業投資人士提供的淨結果(扣除費用與成本後)。」


領航投資創辦人,約翰‧伯格也說:「指數化投資有其道理的,因為指數化投資是行得通的投資法,他是唯一有效的投資戰略,能保證投資人從股票與債券市場所提供的報酬當中,獲得公平的份額。

那為什麼會推薦指數投資呢?
艾利斯認為,主動式投資是「輸家的遊戲」,在現今資訊流通發達的時代裡,每個基金經理人或操盤手已經不再擁有資訊搶先的優勢,找出被錯誤定價的股票,賺取價差。現在,能做的就是,看誰先出錯(買錯賣錯),從他人的錯誤中取勝。

書中舉了職業網球選手與業餘網球選手的例子,業餘網球選手的比賽,贏的方式並不是看誰的發球更快更狠,誰的技巧更高超,而是比誰失誤的少,一如業餘的投資人,想要穩定獲利的方式就是失誤的少,不要賠錢就可以贏過大部分的人了。
所以業餘投資人不要想著去跟世界上頂尖的投資菁英競爭,該做的就是去享受市場的報酬,然後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專業,生活,與娛樂。


最後來說說要如何開始指數化投資

首先選擇一間費用較低,並且提供一系列指數型基金、ETF的大型一流指數型基金與ETF供應商。
台股最簡單的就是開證券戶後,去購買與台股指數相關的ETF(最常被人討論的是0050,不過他的內扣費用我覺得還是不夠低,希望未來可以對投資人更友善),當然還有其他的選擇,或者是選擇複委託去購買國外公司發行的追蹤指數的ETF,但是投資人仍要注意這些ETF的內扣費用,要知道越高的內扣費用也注定了你要落後指數越多。

指數化投資最大的好處之一是,有效執行你的長期投資政策決定,因此請確保只做出你打算長時間(十年或更長)投注的計畫,也就是說,不要因為一時的漲跌,做出了買進賣出的決定,而是應該選定好投資標的與方式後,持續的買進並且持有。

最後提醒,永遠不要做任何你不打算至少持續十年的事情,因為在長期持續的情況下,指數化投資效果最好。



指數革命這本書我個人認為非常適合初學投資的人,可以讓你少走不少冤枉路,同時也適合投入市場的人們,讓你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本文章並沒有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觀察與見解,為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股票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後感--將興趣收益化,審慎花費,啟動金錢螺旋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的作者是Mentalist DaiGo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理財書,但除了金錢,作者還討論了很多不同主題。例如心流體驗、六度分隔理論、互惠原理、弱連結...因為大學是心理系的,我原本就有些瞭解,但整本讀完,搭配這幾年的經歷去思考,頗有收穫


以下簡單概述一下我覺得在我們生活之中有相關的一些想法與思考方式。 
將興趣收益化 

將興趣收益化,然後把賺到的錢重新投入到興趣中,這就是本書封面所指的"金錢螺旋"。作者建議將興趣收益化的第一步是要讓身邊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歡什麼",就是說我對自己喜歡的事有多擅長,且具體來說在這件事上我能做到怎樣的成果


其實這種宣傳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積極展現主動性”的一種,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的話,該如何宣傳才能夠拓展這間公司的業務。興趣可以讓我們在一個領域內前進一段時間,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必須有一些財務上的回饋當作推力(比如說額外的收入),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啟動你的金錢螺旋。 


建立金錢螺旋的四個步驟
1.找到自己真正興趣
2.徹底投入於自己的興趣之中
3.想方設法將興趣和收入作連結
4.從興趣中得到收入,再投資 



將興趣收益化進行投資的七個原則 
這邊作者進一步討論賺來的錢要進行再投資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七點
1.買經驗比買東西重要,經驗可以在未來變成你賺錢的知識,但是東西大部分都會折舊,在未來變的無價值。
2.買價值大於價格的東西 ,比如說我買了一台五萬塊的電腦,這台電腦在未來可以幫我創造出超過五萬的價值,那就值得買。
3.把錢花在買書上 ,買書是最好的投資,好的書濃縮了作者的知識與經驗,我們只要花幾百塊就可以買到這些充滿價值的知識。
4.把錢用在別人身上 ,捨得花些錢讓朋友不吃虧,在未來人生中的許多時刻需要這些朋友幫助時,不會孤單。
5.把錢拿來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 ,好的團隊會在未來幫助你迎接許多挑戰,而且跟不同類型的人深交,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6.為了減少麻煩事,花錢買時間 ,比如說花錢買個記帳程式,可能會好過你自己寫一個記帳的表格,而且效果更好,該花錢讓專業的人處理的事情,就要捨得花錢。
7.把錢投入到能讓力量最大化的組合 ,前面都滿足了之後,切記要再投資,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獨一無二,才能夠掌握議價的權力。


關於投資

投資也算是一種啟動金錢螺旋的方法,因為買進的資產(例如股票、基金、債券等等),這些資產也會在未來持續有金錢的產出,比如說今天我花了十萬塊買進了0050,未來10年如果0050帶給我大於十萬以上的價值回報,那這就是一筆有效的投資,另一方面來說,這十萬塊如果你放在銀行裡不動,這筆錢雖然還是原原本本在你身邊,但是通膨與利息相抵之下,你的十萬塊實質購買力可能每年還會逐漸縮水。所以進行審慎的投資非常重要,同時也不要浪費錢在無法有產值產生的地方。

比如說同樣是買手錶,一般人如果買一隻幾十萬的錶,那可能就是一種浪費,但是對於公司企業的大老闆,或者明星業務員來說,那樣的手錶對他在商場及工作上有所幫助,那這隻錶就有它的價值。所以一樣東西有沒有產值,其實還要看個人的運用,而非單看他是什麼東西。


最後,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才有可能抓住偶然找上門的機會,並努力地朝著成功的目標邁進。

如果你什麼都沒準備,那機會來臨之時,你也只能夠望著他如時間流逝 



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也歡迎分享,願身邊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讀後感—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無腦理財術的作者是施昇輝,有個外號叫做樂活大叔 

昨日偶然在誠品看到這本書,才想到買過這本的電子書,剛好因為大雨,不得不推遲單車環島台北往花東的計畫,就來寫一下簡單的重點心得吧!

接下來這篇文我想講述的,是樂活大叔提到,除了理財之外的一些生活觀,我也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抗戰時期,才子文青胡蘭成和小說家張愛玲結婚時,親口許 下了一段承諾,傳為千古名言:「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個願望並不偉大,但心意多麼感人。 


沒有錢,歲月不會靜好,現世不會安穩,很多人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錢不夠他生活所需,是故,才有前一篇關於理財重要性的部分,那有了錢之後呢?就是接下來要講的,關於生活觀的部分。


不要說「早知道」,而要說「好在」
投資就像人生,絕對不要說「早知道」,因為一切懊悔都於事無補,而要常說「好在有買」,因為機會永遠是不等人的,但是要嚴格控管風險即可(不要隨便亂ALL IN)。

努力與圓融
「做事」要努力,「做人」要圓融,從積極面來看,可以讓你 一路往上爬;若從消極面來看,則至少可以盡量延緩你被資遣與裁員。隨著年紀漸長,不管是生活開支或者是房貸等各式貸款都有可能會逐漸增加,若是沒有做好準備,就更必須避免自己遭遇突然裁員的風險,因為衝擊將嚴重影響你的人生。


無論多風光都要保持清醒
就算你工作再努力,績效再優異,長官又非常賞識你,同業也處心積慮要挖你,都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事業就會永遠一帆風順。不要以為你是日劇中能夠扳倒上司的半澤直樹,現實 人生不太可能有英雄,除了戰戰兢兢應對同事間的勾心鬥角外, 請一定要想好「萬一」時的對策和後路。


夢想與現實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勵志書籍,鼓勵你去創業,鼓勵你勇敢投資致富財務自由,鼓勵你去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但很多人都忘了倖存者偏差這件事,失敗者的經歷,是不會出書的,而這些失敗者,往往佔了絕大部分,但就因為他們失敗了,所以被世人遺忘。
如果你的工作與你的興趣完全無關,請不要過度沮喪,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同樣的情形,那就認命把「生活」和「工作」 完全分開吧! 有些人堅持兩者要合一,不一定真能帶來比較多的收入。現在是一個「斜槓」的時代,只要你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非常專精,在網路世界中,或許還能為你帶來額外的收入,例如你不用等到財務自由了才全職去當YouTuber,你可以利用自己本業以外的時間,當個youtuber,把你的興趣與大家分享,在保有本業穩定收入的情況下,還能夠有一些額外的收入。


擁抱幸福
激勵人心的故事看越多,反而更可能讓人焦慮,讓人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不夠成功,但其實平凡安穩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很多時候其實我們很幸福只是不自知而已。


不要因爲自己沒有夢想而自卑,只要讓自己感到自在,就一樣擁有滿滿的幸福。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將探吉帶去日本系列-1(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

 因為接下來要去日本唸書 所以也要把探吉帶去日本 赫曼陸龜(學名:Testudo hermanni) 目前把北部能查的到的代辦寵物移民的問了一圈 得到的回覆是都沒有代辦陸龜 所以得開始研究自己辦理了 (或者有大大知道台灣誰有代辦陸龜出國的可以私訊我,感恩) 孟恭帶邱口去歐洲那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