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投資金律"讀後感「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1)--估量股市這頭野獸


投資金律的作者是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本書的英文書名為「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意旨為投資的四個支柱,在作者文中指的是:理論、歷史、心理與產業四方面。

概略讀完,深深覺得這是對於講解投資的傑作,嚴格來說,看完這本書的收穫,我覺得是超棒的投資,這本書可以讓你對於投資有深刻的理解,走上正確的道路。

因為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在閱讀威廉.伯恩斯坦的另一本大作「繁榮的背後」,必須說,如果我能夠在踏入市場時就先看過這些大作,就能夠了解到投資的本質與歷史,並且更透徹的看清現在與未來,少走一些冤枉路。

以下先簡單介紹一些重點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理財零基礎”讀後感—用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務自由


單車環島的時候被大雨困在台北,就去逛了金石堂,然後就不小心買下去了

理財零基礎的作者是田口智隆

「即使有夢想,也不見得能實現」
「想改變自己的未來,談何容易」

你是否也這麼想呢?
對現況不滿,卻還是無法做出改變,每天怨天尤人嗎?
相信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會有一些新的想法。




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作者曾經是個月入五十萬的補習班老師,卻過著零存款,舉債度日的生活,不斷的預借現金,直至負債累累,最後終於頓悟,改變了想法,行為,習慣後,達成財務獨立,不再被錢束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本書不是一個教你賺大錢發大財的書,但卻是可以讓人改變為錢所苦的困境,在閱讀後寫了一些重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存不到錢的原因
1.及時行樂:喝酒聚會不缺席,刷卡購物不眨眼。
2.覺得自己有一天會變成有錢人:總是夢想著有一天會財務自由,卻沒有做出任何改變行動。
3.覺得賺大錢是一種罪惡:覺得賺很多錢的有錢人都不是靠正當手段,潛意識中也就讓自己留不住錢。
4.只看財經類書籍就滿足:看了一堆財經書籍,卻從來沒有把書中的理論付諸實踐,就像看完的書一樣放在書架上。

時間就是金錢
1.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也不會有理財觀念:認為遲到兩三分鐘不算甚麼的人,對於浪費掉的錢也會覺得無所謂。
2.賺來的錢都是用你的生命(時間)換來的:浪費錢等於浪費生命
3.無薪加班就是在浪費生命與浪費金錢:要把你花的時間都跟時薪做比較。


存不了錢的錯誤思考
1.有夢想但是沒有資金:如果沒有資金就沒辦法做事的話,那你要做的不是先否定這個想法,而是該先想要如何募集資金。
2.因為自己的立場,所以無法做這些事:有沒有想過你沒有挑戰過的事,並非是因為立場上行不通,而是因為怕麻煩,所以不想做。
3.就算不會英文也可以過活:日常生活的確不會英文也不會怎樣,但是現在最新的科技與資訊很多都是英文的,當你不去碰英文,也代表你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失去先機與機會。



財務管理的關鍵
1.別認為公司的薪水就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你只仰賴一間公司的薪水,那同時你也被公司所綁架,你可以去投資,創造自己的第二份被動收入,準備預備金,投資自己增加拓展副業的能力,將來局勢有任何變換,進可攻退可守。
2.即使是小型副業,也要努力跨出第一步。
3.害怕投資會賠錢的想法永遠會賺不到錢:投資就是買資產,資產就是可以持續為你創造收入的東西,比如說存股,買進債券,買進房地產出租皆是。
4.絕對不要動用信用卡的循環利息:循環利息的可怕之處就是讓你沒有借錢的感覺,會麻痺你的欠債意識,在你還利息的過程中,你的資產也在不斷減損。




書中的內容還有很多,如果說"指數革命"是建立良好的投資觀念的話,那這本書就是在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理財觀還在建立的朋友們非常值得一讀,「想法」變了,「行為」也會改變,「行為」變了,「習慣」也會改變,而最後,你的「未來」也會改變。

把自己養成績優股,讓錢不停流進來。

祝福每個人都能從今天開始,跨出「不被金錢束縛」的快樂生活第一步!迎向掌握自己人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讀後感--單純,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的作者是班‧卡爾森,同時也是知名財經部落格「致富的常識」(A Wealth of Common Sense)創辦人兼主筆

原文名稱:A Wealth of Common Sense: Why Simplicity Trumps Complexity in Any Investment Plan

金融市場是一個混亂、複雜又瞬息萬變的系統,總是會給人一種感覺,很像付出越多努力去研究,一定可以了解這個系統運作的定律,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個市場還是以人為主,人終究不是一個理性的動物,以下概述數個整理過的觀念供大家參考。

你我皆凡人
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被自身情緒干擾,以至於沒辦法制定明智的投資決策,最近看到了一些散戶的社團,常常出現問明牌,或者是因為別人的推薦就買進,然後市場崩盤的時候不顧一切的殺出,我們必須認清,我們沒有必要煩惱自己的投資方式是否和別人相同,買進的是不是同樣的股票,甚至不要在意別人的績效,而是專注在自己的目標,如果你規劃的組合能夠為你實現目標,那有沒有打敗別人或市場又如何?

長期思維
買進並持有不是一個完美的策略,但是他可以幫助你簡化投資的流程,例如定時定額法,但是這個方法需要堅定的意志,因為在市場下跌時持續買進並持有,遠比在上漲的市場中買進並持有困難得多,過度的汲汲營營容易導致情緒影響投資判斷,與其妄想在短暫的時間範圍內實現卓越的績效,不如虛心接受市場給你的一切。

負面知識與散戶常見的缺點
1.一心急著快速致富:成功投資方法的缺點就是相對無趣,許多人寧願追求像樂透那樣找到飆股,而不願意慢慢累積財富。
2.不事先擬定計畫:世界上沒有能夠保證百分之百獲利的方式,但如果你不是先擬定計畫並落實,那絕對可以讓你嘗到賠錢的滋味,沒有計畫的投資叫做投機。
3.盲從群眾不願意獨立思考:這是絕大多數投資人賠錢的原因,聽信名牌,跟著各種老師買進,成了抬轎的人。
4.完全聚焦在短期:世界上二十四小時都有新的危機在爆發,然後根據這個危機出現各種預言,但事實上長遠來看,這些短期事件對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但如果你關注這些短期事件,只會增加你的活動量,以及錯誤進出場的情形。
5.不承認自己的缺點:過度自信是摧毀財富的最大因素,會導致投資人認為自己擁有預測市場的能力,不承認自身缺點的投資人無法為自己創造安全邊際,最後終究會被一次的壓倒性虧損抬出場。

成功投資人的特質
1.情緒智商EQ:穩定自己的情緒,擬定能解決「缺乏自我調節能力」的計畫,來解決衝動決策的缺陷。
2.耐心:複利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需要時間慢慢累積。
3.在混亂狀態下保持冷靜:在市場崩盤或是經濟危機爆發時,保持冷靜,按部就班的依照原本的流程行事。
4.勇於表達我不知道的能力:留在自己的能力圈,並承認自己對那個能力圈還不了解,體察自己的偏誤行為,可以讓你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
5.了解歷史:不管時光如何流轉,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基本行為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6.紀律:如果沒辦法堅持在各種市場週期恪守投資策略的紀律,就算擁有再好的投資策略都無濟於事。

常見迷思
1.唯有精準掌握市場買賣時機才能賺到優渥報酬:以長期的投資來看,能不能精準掌握時機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持續的投入。
2.必須等到情況好轉些再投資:事實上是你永遠沒辦法知道何時情況會開始好轉。
3.只要掌握下一次衰退的時機,就可以抓住進場時機:同上,你也不可能知道何時情況會開始變壞,泡沫永遠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4.歷史股價有精確的市場週期:你可以嘗試在數字中尋找模式型態,但你會發現,這些數字沒有規律可言

簡單促成純粹
慢慢的你會體悟到,良好的投資績效,不一定要仰賴令人絞盡腦汁的複雜計畫,簡單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易於執行,並且腳踏實地的持之以恆,多數的案例證明,越頻繁的調整投資組合,績效反而會低於平均值。

資產配置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投資組合,只有事後才知道的一個投資組合是否完美,資產配置亦同,所以我們不是要找出完美的資產配置,而是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這樣的方法可以避免你去投資自己不了解的產品或市場,以及去追逐自己不了解的熱門(但不一定會賺錢)基金股票。納入每一項資產類別與投資標的,都必須提出具體理由,並且固定檢視及落實。

儲蓄
通常來說年輕人幾乎不太會思考提前規劃未來的生活,所以其實年輕人更有必要思考未來的財富能夠為自己帶來什麼好處,例如自由跟彈性,金錢可以買到很多,最寶貴的是「做所有能讓自己開心的事的時間」,與其把儲蓄和年老退休聯想在一起,不如想想健全的財務狀況能讓你過怎麼樣的生活水準,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生活中最讓你惱火的是什麼?就把它當作儲蓄的動機吧!先有了儲蓄,才有投資的機會!


從踏入投資這個領域,一開始我也像一般的散戶一樣,總是希望可以找到會上漲的股票,還記得開始投入沒多久,就遇到了824股災,最初的第一年,我進出頻繁,總是有一點獲利就出場,然後可能帳面上有虧損,就急著想要停損,不過很幸運的,總體來說報酬還是正的,不過有了幾次虧損的經驗後,讓我重新檢視,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在第二年,我開始逐步調整策略,砍掉一些純粹是在“賭”上漲的股票,買進一些所謂的“定存股”(不過我很不喜歡定存股這個詞,因為這會給人家一種誤解,就是這股票跟定存一樣是不會虧損的),也漸漸地看了巴菲特致股東信之類的價值型投資。

經過這幾年,我必須承認,打敗大盤非常非常困難,回頭看看去年以來的投資狀況,或許報酬率不差,但事實上,還是低於大盤的,畢竟去年是個大多頭,所以與其在想要如何去打敗大盤,不如跟著大盤一起動吧,不要想著快速致富,而是要用耐心,去累積財富。

再一次強調,我不喜歡用“定存股”這個詞,因為根本沒有這種東西,股票跟定存是絕對不一樣的,看看那多年前被大家追捧的定存股中鋼,現在又如何,或許會有人說放著一直領股利終究會回本,先別說台股歷史上有多少下市的股票,光是這段被套牢的時間,你損失的時間複利,就是最大的機會成本了,大家可以存股,但絕對不要把股票當作零風險的定存,而使用大量的借貸來套利,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最後提醒,紀律!紀律!還是紀律!當你聆聽市場上的各種雜音,並隨之起舞時,就是危險的開始,維持自己投資計畫的單純,紀律與耐心,專注在長期投資上,會是最好的風險管控。祝福大家都能夠順利累積自己的資產,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你領悟到長期報酬率才是唯一重要的事,你就開始擁有投資智慧」--威廉‧伯恩斯坦


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Smart智富月刊2019/3月份(小學徒存股)讀後感--成功貴在堅持


這應該是最近很夯的一期雜誌,路過好幾間小七都發現沒了,總之後來去博客來訂到了,剛到手就把他翻完,整理一些小心得與大家分享,想了解完整內容建議還是去買一本慢慢看。

以下正文




還記得當初剛開完刀在休養的時候,放假沒甚麼地方去(也沒法去),就多看看書或者是去mobile01看看文章,當時的我投資狀況不上不下,每支股票都小賺就跑,當時看到了這篇文章,我才發現我過去不太重視的關於領股利這塊,其實有這麼大的效益,開始挑了玉山金與合庫金開始定期買進(當時的價格每個月固定可以各買一張加起來約三萬多,剩下一萬的薪水來負擔固定開支),2018年的時候把合庫金逐步出脫全換成玉山金至今,某個程度來說,也算是因這篇文章而改變了投資的方式。


整理幾個重點如下

1.提升自己的本業能力
文中小罐大大有提到,不管大小案子都接,只要客戶需要出門服務,不管颳風下雨,一定風雨無阻,也逐漸累積起客戶,讓自己的本業收入不斷提升。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人想著要財務自由,想著要投資致富,卻忽視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來獲取持續且穩定的收入,有十萬本金,要想的不是如何利用這十萬去投資致富,而是該如何讓自己賺的錢能夠更快的累積下一個十萬,舉例來說,你用十萬超越巴菲特的投資報酬達到20%好了,一年也才多兩萬,但是如果你讓自己能夠加薪2000,一年多的存款就不只兩萬了(前提是你有存下來)。

2.找尋好的投資標的,買進並且持有
現在太多的人想要作價差,常常賺了一些就跑,或者是有人推出什麼KD值買進賣出的方式,或許有人說比較符合人性,但事實上如果做過回測,會發現買進並且持有的獲利(前提是你持有的是好公司),會比你頻繁進出要好,事實上光是頻繁進出會被手續費扣血就已經輸在起跑點了。

3.配息再投資,達到複利的效果
很多人領到配息就會去吃個大餐或買東西之類的,這有一部份牽涉到所謂的心理帳戶這個概念,舉個例子,一個是辛苦工作賺來的一萬塊,另一個則是中樂透賺的一萬塊,兩者的價值是一樣的,但是辛苦工作賺來的一萬塊不會隨意花掉,而從天而降的一萬塊,很容易就莫名其妙消失了(亂花掉了),而讓小罐大大能夠持續增大資產的,除了不斷努力增加的本業收入外,就是配息再投資。


4.收入增加也不擴增消費
很多人常常會有一個疑問,為甚麼我不斷的加薪,但存的錢卻沒有變多,其實這很容易理解,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當你負擔的起進口車之後,你可能就不會再買國產車,當你負擔的起千萬的房貸後,你就不會再去找便宜的房子租,慾望是驅使人類成長的動力,但是無限的慾望,只會讓你逃離不了捉襟見肘的深淵,能夠累積資產的時候務必盡力的累積資產,方能在風雨來臨之時,保有穩定的收益。

其實穩定增加資產的方式很簡單,但卻很難做到,因為很多過程是違反人性的,也或許是工作致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有那麼多人寄託投資來翻身,畢竟投資相較於枯燥的工作,有趣多了,但誠如小罐大大所言:「如果當初賺到價差,他一定會陷入股票怎麼那麼好賺的迷思,最後可能連後來都賺到的錢都輸在股市裡。」,唯有辛勤的工作,持續提高本業收入並不斷投入穩定報酬的標的,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才會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以上一些個人整理的心得與淺見與大家分享,最後聲明,本人跟券商並無利益之往來,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讀後心得,及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用 Google 試算表抓取第三方資料教學 (以基金淨值為例)

之前把一些文章轉到Dcard,發現引起不少迴響,其中有人問到,想把基金也加入,希望能知道自己買的基金現值多少,比較能清楚看到自己的總資產。

因為個人目前是沒有在做基金,請網友提供想抓取的基金淨值連結,然後來寫個範例供大家參考。

沒有看過之前教學的建議先去看看,比較能夠了解google試算表的運作方式。


用 Google 試算表製做簡易股票報價表及理財表

用 Google 試算表製做歷史股價走勢圖(K線)

用 Google 試算表進行技術分析(雙週線)(月線)

本次教學是使用IMPORTHTML函數,官方的文件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s://support.google.com/docs/answer/3093339?hl=zh-Hant


解決的思路是使用IMPORTHTML函數,去將表格或清單中的資料匯入,官方的範例如下。


用法範例

IMPORTHTML("http://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India","table",4)
IMPORTHTML(A2,B2,C2)

語法

IMPORTHTML(網址, 查詢, 索引)
  • url - 要檢查的網頁所在網址,包括通訊協定名稱 (例如 http://)。
    • url 的值必須放置在引號內,或者是一個含有適當文字的儲存格參照。
  • query - 根據存放資料的結構類型而定,此值可設定成 "list" (清單) 或 "table" (表格)。
  • index - 從 1 開始的索引,指明應該傳回 HTML 原始碼中界定的表格或清單。
    • 系統會分開處理清單及表格的索引;如果 HTML 網頁上同時有清單和表格,這兩種元素可能都會有 1 的索引值。

網友提供的基金連結如下(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台幣) 基金淨值走勢圖)
https://fund.bot.com.tw/w/wr/wr02a.djhtm?a=ACII31-5422&customershowall=0

網頁如下圖



我們要抓的是淨值的部分


程式撰寫如下
=IMPORTHTML("https://fund.bot.com.tw/w/wr/wr02a.djhtm?a=ACII31-5422&customershowall=0","table",4)

"table" 代表表格
後面的數字,代表從 1 開始的索引,指明應該傳回 HTML 原始碼中界定的表格或清單。

把程式放進A2



然後資訊就會自己載入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如果有需要詳細的程式碼及試算表表單,請留言mail我會將連結開啟共用權限給你。以下為試算表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hgkNeyEhwhQsLybdiOPwjw5kIQKyO-qjq5AGECRVHW8/edit#gid=0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投資理財-存第一桶金這檔事(運用定存)

昨天跟一同北漂的高中同學聚餐, 席間也有聊到一些關於存錢或理財這檔事,說來其實也滿有趣的,在大學期間我還真是一個"月光族",甚至還有遇過戶頭裡面的錢領不出來的窘境(少於一百),在此要感謝大學畢業前,班上的一位神人大大不吝指教,對理財與投資方面方有入門方向。


從大學畢業到累積一百萬的存款我差不多花了兩年多才完成,我覺得職業優勢佔了滿大的比重,畢竟在最花錢的伙食跟住宿上面可說是幾乎不太有開銷,再次感謝國家栽培讓我沒有學貸。

不過錢賺得雖不少,但也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夠把錢如此累積下來,我當時是用了一些方式來迴避人性的弱點,與大家共同分享。

以下講講剛畢業的時候一些規劃,首先是開始記帳(沒錯我大學都沒記帳真的月光光心慌慌),因為我的工作特性,以及生活習慣,所以基本上每個月開銷都很固定,大約三個月左右就了解錢的流向,接下來就是做好預算分配,以下的規劃是以跟我一樣大學剛畢業所得稅級距差不多在5%這塊來作說明。

以下是我剛畢業預算規畫部分

儲蓄部位︰30%,拿到薪水的第一件事,我覺得這部份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新鮮人來說,累積本金是為了爾後能夠進行投資的必要條件。(個人當時是拉到50%左右)


居住開銷︰20%~30%,我覺得這應該是對於新鮮人來說很大的一個開銷,住家裡當然會節省不少,但或許工作機會又不在家鄉,又或者是通勤時間太長,這部分都是需要考量的點。(再次感謝國家,我不用負擔這塊,才可以把這部分轉移到儲蓄部位)

生活支出︰30%,這部分在記帳幾個月之後,就可以了解自己大概的花費,然後開始規畫預算,並且檢視每個月花費會超出預算的項目是甚麼(藉由這個方式,我抓出一些小額的衝動性消費,比如說突然想吃的大餐之類的,幾百塊幾百塊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

最後是稅跟一些定期保險費的部分:10%左右,個人初期所得稅是選擇隨薪預扣,我的公司是每個月都預扣6%,至於保險我認為如果可以,就存起來一次年繳比較划算。

關於儲蓄部位,很多人最常犯的就是沒有規畫好一個放儲蓄的地方,導致突然有些衝動性消費的時候,看到戶頭裡還有錢就敗了下去,個人初期是用郵局的網銀來辦定存,首先你要先把郵局的帳戶換成粉紅色存摺(郵政綜合儲金簿),因為如果你是綠色存摺,那你要辦定存一定要臨櫃,如果是綜合儲金帳戶,可直接透過網路或手機App把自己的活存轉成定存。

郵局APP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選擇整存整付





然後選擇本息續存,反正到時候想解約隨時都可以用手機操作解掉(定存與儲蓄險不同,時間未滿解約並不會扣到本金,只會利息打折)


利率你要選機動還是固定我覺得沒太大的差別,畢竟現在利率就是這麼低,使用定存的方式並不是在賺利息,而是把錢存起來



時間的話我建議選一年,然後每筆都拆成一萬左右,這樣可以避免臨時有多開銷的時候,一次解約一筆大的損失利息,分成多筆在運用上不論是解約或者是續存都比較有彈性。

用定存的好處是,你在提款機領錢的時候,你看到的會是你帳戶裡面活存的餘額,才不會有那種我戶頭裡面錢還很夠,這個月多花一些不會怎麼樣的人性弱點(沒錯我大學四年就是這樣月光光的)。



雖說初期這樣做並不可能立刻讓你大富大貴,但在慢慢累積的部分,我覺得也讓你避免突然發生財務危機爆炸的窘境。

最後來談談第一桶金這件事,我覺得不一定要設定一百萬,一開始的目標我覺得可以把你每個月的固定開銷計算後,乘以12個月到24個月,一來這個目標會平易近人很多,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在完成上也比較容易成功,二來會設定這個目標的原因是,這筆錢可以讓你在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離職時,可以暫時不用那麼急著去工作,或者是生活斷炊。

這筆錢累積好後,就可以慢慢地朝50萬或者100萬邁進,慢慢的你會發現,存錢其實也是一種樂趣。

而在累積這第一桶金的過程之中,也可以多看看一些投資理財的相關書籍(千萬不要看那種五萬賺五千萬),或者是增進自己的本職學能,因為投資自己會是最棒的投資,與其多想如何靠投資致富,不如先想如何提升自己的收入,以及如何把賺的錢留住,只要不亂投資亂花錢,基本上就贏過很多人了。



關於投資,個人有一些書單推薦,幫各位讀者整理讀書心得如下



本文章並沒有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觀察與見解,為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信用卡系列--合作金庫卡娜赫拉的小動物icash聯名卡



如題,存粹是因為卡面太可愛所以辦下來的一張卡

可謂
一入卡版深似海
卡片疊成撲克牌

沒錯
PTT的信用卡版真的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很容易讓人失心瘋(!?


不過這張卡除了卡面可愛之外,我覺得沒有太多亮點了(這樣會不會被合庫列為拒絕往來戶?

詳細的卡片申請可以看合庫的官網



其實我還有看上他的首刷禮,不過還不知道有沒有貨,如果有拿到我再來發個開箱文


整理幾個有關這張卡片的重點

◎年費
1.正卡1,800元、附卡900元。
2.第一年免年費,第二年起正卡前一年度累積消費達8萬或8筆、附卡累積消費達4萬或4筆,即可享有當年度免年費之優惠。
3.申辦電子帳單終身免年費。

算是一張滿好養的卡~

關於回饋部分
就我所持的幸福鑽點卡 (幸福粉)

◎國內、外消費享3倍回饋=1%回饋國內、外一般消費每NT$1元回饋3點OPENPOINT點數,回饋無上限。

◎統一超商天天10倍送 於7-11消費,天天享OPENPOINT點數10倍送,回饋無上限,於消費當下即可得10倍OPENPOINT點數(含原1倍基本點)。 

◎統一超商咖啡加贈點 CITY CAFE每杯加贈500點OPENPOINT點數。

◎星巴克OP點數10倍送 持卡於星巴克以icash2.0功能消費,享OPENPOINT點數10倍送,每月每卡贈點上限為OPENPOINT點數150,000點。

另外還有一張
夢想鑽現卡 (夢想藍)(下圖左邊藍色那張)


其實這張的回饋我比較喜歡,不過卡面不太合我的胃口,反正應該不會當主力卡,就算了

◎國內、外消費享1%現金回饋國內、外一般消費回饋金1%,無最低門檻,回饋無上限。

◎網路購物享現金回饋3%網購一般消費享3%現金回饋(含原一般消費1%現金回饋,再加碼2%),無最低門檻,每期帳單網購加碼回饋上限NT$300元。


以上,大概是這樣,存粹個人辦卡的心得,關於使用信用卡還是提醒大家,務必每期卡費都繳清,不要動用到循環利息,不然你就變成了銀行的肥羊了,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投資理財-關於放空那件事~

發了一篇最最最入門的教學文後,有版友問說可不可以寫一篇放空的教學,說實話個人是沒有放空過的,只有剛入股市的時候有了解過其交易方式,如果有寫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先來講講簡單的名詞解釋
股票大致上分兩種做法
一個是做多:「多」就是代表「漲」,看好股票即將要漲,然後買進,跟隨股票價值上漲獲利。
一個是放空:「空」就是代表「跌」,看好股票即將要跌,先跟別人借股票來賣,等跌了一段後再將股票買回,賺取下跌的價差。

做多比較好理解,做空的過程就比較難了。

在交易軟體上是使用融券的方式來操作,融資代表的是跟券商借錢來買賣股票。

而融券則是跟券商借股票來賣,而後再買回。

直接講可能很難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
比如說我今天覺得玉山金利越來越差會跌,目前股價為21塊,也就是一張要兩萬一千元,我今天先跟券商借了一張玉山金來賣(融券賣出),獲得兩萬一千元,過了一個月後玉山金真的跌跌不休變成18塊,這時候我買回(融券買進)花了一萬八千,一來一往我就賺了三千塊,如果我放空更多,比如說10張,那就是三萬塊,感覺起來是不是很好賺呢?

代誌才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融資需要利息跟手續費,融券當然也需要。

在一般情況下,上市櫃股票融資成數為60%、融券保證金90%,不過還是要以交易所的公告為主。

假設融券方式賣出10萬元的股票1張、借券費為萬分之8,所需費用如下

借券費:10萬元*0.08%(0.0008)=80元 
券商手續費:10萬元*0.1425%=142元 
交易稅(千分之三):10萬元*0.3%=300元

而且還需要融券保證金
融券保證金 = 100000 x 0.9 =90000

所以總共需要準備
90000+80+142+300=90422

而且如果當日沒有回補的話,跟借錢一樣借了還是需要利息的

利息公式如下
[(保證金+擔保品)x融券利率x天數]/365

空的越久,也是會扣不少血啊!!!

還有跟融資有斷頭一樣,做空也會有"軋空",首先是台灣規定股東會召開前兩個月或是除權息的最後過戶日皆需強制回補,也就是說不管你有沒有賺到,除權息錢都需買回股票還給借券的人,軋空的作法就是當越接近融卷強制回補日時,有些人(大戶)會刻意拉抬股價,甚至狂拉漲停,融券戶為了停損必須補回,所以也掛高價回補,一來一往之下,股價就會不斷飆漲,導致放空的散戶變慘戶,血流成河想補也補不了。


軋空的作法就是當越接近融卷強制回補日時,大戶會故意拉抬股價,甚至天天拉到漲停,此時融卷戶有停損的壓力,也必須掛漲停價才有機會補回,這也會再次助漲股價飆高,甚至直到漲停鎖死,股價異常飆漲,一堆放空的散戶想補卻補不回來,而且就算你不回補,券商也會幫你買回。

有些人會利用"卷資比"來判定有無軋空行情,不過這部分牽涉的概念就比較深,在此就不多提。

最後,如果你想放空,跟融資一樣,必須開立信用戶,以台灣銀行規定之資格如下

  • (一)須為年滿二十歲有行為能力之中華民國國民,或依中華民國法律組織登記之法人。 
  • (二)開立受託買賣帳戶滿三個月。普通戶開立滿三個月才可開融資戶。 
  • (三)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成交十筆以上,累積成交金額達所申請融資額度之百分之五十,其開立受託 買賣帳戶未滿一年者亦同。 
  • (四)最近一年之所得與各種財產合計達所申請融資額度之百分之三十。 委託人於契約存續期間或滿期辦理續約時,其條件應符合前項第四款之規定,並提供證明文件。 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所訂之比率,證券商經評估,認為必要時,得提高之。


最後個人非常不推薦新手碰觸放空這塊,連T50反1都不推薦,畢竟放空是一個會不斷損血的行為,如果沒有精準的判斷能力,還是不要輕易地嘗試。


以上幾分析,如果大家還有甚麼想看的教學也歡迎留言,或者有什麼想法也歡迎交流,想獲取第一手教學資訊的趕快按下訂閱吧!記得填完信箱後要收信按確認才有用喔~ 
訂閱方式教學請點我 

本文章並沒有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觀察與見解,為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00701ETF國泰臺灣低波動 個人觀察

前陣子有版友提到00701ETF,本著求知的精神,就來簡單看了一下。首先是先查查00701ETF到底是啥,google了一下原來是國泰臺灣低波動,這名字一樣,是中文但看了有點懂又有點不懂,就直接去國泰的網站找找資料吧。

以下是google搜尋查看近年來股價結果

以下是國泰網站連結
https://www.cathaysite.com.tw/funds/etf/indexshares.aspx?fc=AD

然後官方的說明如下

  • 優質標的:籌碼穩定藉由成分股定期調整機制汰弱留強,精選波動度低、殖利率高之個股,籌碼穩定,股價波動低,績效表現亮眼。
  • 領漲抗跌好本事:低波動指數具有在市場指數上漲時跟漲,市場指數下跌時抗跌的優勢,有利於累積長期資產報酬。

挖~又是一個聽起來很棒的投資標的,但是我們還是該來看看這個ETF究竟是追蹤甚麼指數。
官方說明是追蹤臺灣指數公司低波動精選30指數,國泰的網站介紹如下。

那我們來看看台灣指數公司的官方編製規則


然後該指數調整頻率為每年 1 次,可以發現其中的滿多指標,是屬於人為的評鑑,與我們較常聽到的0050是追蹤台灣市值前50的公司不同,然後其管理費用為0.335%,仍算是較低的。




再回到國泰的網站來看看目前的配置
指數成分股

成分股配置圖
從成分股來看,大部分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定存股"標的,滿滿的金融呢!

綜上所述,我們把他跟大家常提到的0050做個簡單的小比較
幾個優點如下
1.成分股內容 0050就是持有50支股票,而00701則持有30支,而0050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持有台積電的比率很高,所以當台積電大跌的時候,00701所受到的影響就會比0050小很多(因為目前沒有持有台積電),再者,00701在持股上算是非常平均分散,依據指數編撰的規則,所選的也都是較為低波動的標的,所以漲跌來說應該會比0050"穩定"。(這部分看個人的想法囉)。

 2.內扣費用比較 前一篇比較0050與0056的文章有提到,0050的內扣費用約為0.42% (含 0.10 非管理費用),而00701則是0.335%,兩者相比較之下,00701的內扣費用是較為低廉的,不過還是輸給00692
接下來是幾個小缺點(與0050)相比,缺點大致上來說跟00692差不多。

1.交易量我覺得台灣九成以上的ETF跟0050相比交易量都是絕對輸的,畢竟在台灣的ETF除了0050或0056之外大部分都還沒有被投資人詳細的了解,所以也不會是大部分投資人的投資選擇,而流通性低有時會造成其價格失真,流通性低,有時差價愈大,變相令投資成本上升。

2.基金規模0050的基金規模66,910.48(百萬台幣)(2018/11/30)約六百多億,而00701則是4.98億左右,兩相比較已經是吉娃娃比大象,不過ETF的清算下市的門檻是2億元台幣以下,所以應該還不用太擔心就是。

3.存在時間過短00701成立上市時間為2017/08/09,算是滿新興的ETF,雖說從該基金追蹤的指標來看,所選的應該都會是低波動的公司,但其報酬與追蹤績效仍需要經過時間來驗證。
4.股利搭配股價來看,0050每一塊錢能買到的股利約0.04元上下,現金殖利率約3%,00701則是0.009元左右,現金殖利率約0.78%,並不算好。

以上幾個優缺點分析,如果大家還有甚麼想看的教學也歡迎留言,或者有什麼想法也歡迎交流,想獲取第一手教學資訊的趕快按下訂閱吧!記得填完信箱後要收信按確認才有用喔~ 訂閱方式教學請點我 



本文章並沒有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觀察與見解,為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小資族定期定額投資-富邦證 凱基證 元富證

前幾天在分享00692 ETF 富邦公司治理的文章時,有版友留言說富邦證的定期定額投資手續費非常優惠,去年就有在財經雜誌上看到這方面的訊息,不過因為個人投資的股票,價格可以讓我用薪水一個月買個一兩張,所以就沒有特別去研究,今天又看到這個資訊,想說來研究一下,結果發現如果定期定額存股的人,這種方式在手續費上根本超省ㄚㄚㄚ!!!

以下內容為個人收集網路資訊彙整而得,並非推薦任何證券商,詳細的買賣相關規定,仍以該券商為準

首先是版友提到的富邦證
關於定期定額的業務連結
https://www.fubon.com/securities/hot_new/systematic/index.html



提供標的
提供富邦投信數檔ETF與五富臨門投資組合、美利人生投資組合、全球大四喜投資組合等數種投資組合作為標的,也有富邦投信ETF可以選擇,ETF涵蓋台股、陸股、海外、美債等等。
節錄費用重點如下


最低申購金額:台幣1,000元,以千元為累加單位
手續費:1元

  • 優:最低金額1000/筆,有組合式ETF(如中國夢組合、歐亞絲路投資組合)。
  • 缺:沒有個股,ETF選項並不多,且大多是富邦投信的ETF,交割銀行限富邦銀。
  • 適合:最小資的小資族。



凱基證
以下為定期定額業務連結
http://www.kgieworld.com.tw/wealth/Wealth_5_1.aspx?findex=2&nsid=6736
提供標的
證交所掛牌13檔國內成分證券ETF及0050台灣50 ETF與0051台灣中型100 ETF之成分個股共150檔,總計高達163檔

費用部分重點如下
最低申購金額:台幣3,000元,以千元為累加單位
手續費:採外加收取,牌告手續費0.5%

  • 優:個股選擇多(0050、0051成份股皆有),也有不少ETF。
  • 缺:最低金額3000元/筆,交割銀行為凱基銀。
  • 適合:一般的小資族。


元富證
以下為定期定額業務連結
https://www.masterlink.com.tw/services/stockSaving.aspx
投資標的
股票:所有上市上櫃個股含ETF
ETF存股平台:12檔ETF

費用部分重點如下
最低申購金額:股票部分台幣1,000元,ETF存股平台3000
手續費:1元(每筆)
  • 優:最低金額1000元/筆,全部上市櫃股票皆可為標的。
  • 缺:不一定會買到(近80%成交機率)。
  • 適合:想定期定額買比較特定的股票者。
另外,雖然買進ETF有手續費較為便宜的優惠,但是大家也切記,ETF會有內扣費用,以前面文章提到的00692ETF為例,每年會有0.185%的內扣費用,包含經理費與保管費等等,各位大大投資前務必確實了解相關公開說明書。

以上搜尋到的資料大概是這樣,如果有其他人有看到更好的優惠方案也歡迎分享。

作者與以上券商並無利益往來,也無為之進行推薦之意圖,存粹整理各家券商公開資訊,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錢比較多的話買0050,錢不多買0056?才不是這樣!!!

0050是元大台灣50ETF
0056是元大台灣高股息ETF


下圖為兩者的持股
0056的持股

0050的持股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這個論點,錢夠的話就買0050,小資族銀彈不夠就買0056,聽起來很像很合理,因為0050一張現在可能要七八萬,0056一張只要兩萬多,0056的確比較好入手,連我老媽都這樣跟我說,但真的是這樣嗎?秉持著求知的慾望,於是就來探究一下。


0056的調整方式如下,裡面的30檔成分股,每半年會依照「預估殖利率」重新排行(這裡很重要,是預估喔),排名最差的5家公司就會被踢出去,換上排名往前的另外5家。

0050的調整方式如下:選擇市值前50大的公司,根據市值的比重決定組成,每一季度會審核決定是否調整裡面的成分股。



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了,0056是依照「預估殖利率」重新排行,所以0056會有人為主動去挑選股票的過程,而非像0050,依照市值,被動的更換持股。

所以0056的更換持股會比0050更為頻繁,而更換持股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交易成本在,而較為頻繁的更換持股,也就代表了更多的內扣費用。

另外來看看0050跟0056每年的績效比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0050

-43.10%

73.85%

12.85%

-15.79%

12.42%

0056

-48.08%

87.20%

18.99%

-13.03%

9.3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0050

11.59%

16.96%

-6.08%

18.67%

18.39%

0056

4.94%

9.50%

-6%

11.74%

12.86%

可以見得0050的績效大部分的時間是比0056好的,那買0056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從身邊的親友聽到的不外乎幾種說法
1.0056的波動比0050小
2.0056比較便宜適合小資族買
3.0056有較多的配息,適合退休的人獲得現金流



我想這部分有幾個需要釐清的
1.波動比較小:我們從過去績效可以看到的是,長期以來0050的績效比0056好很多,我們投資究竟是要選擇波動小,還是獲利好的標的(在風險接近的前提下),更何況0056的內扣費用相較0050更高。
以下為查詢基金內扣費用的連結
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50.TW
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56.TW

0050=0.42 (含 0.10 非管理費用)
0056=0.76 (含 0.36 非管理費用)
也就是說投資 0056 每100萬,會比0050要多扣掉 3000元的基金管理費。


2.比較便宜,這同上,我們投資是要選擇便宜的,還是要選擇會賺錢的,而且以0050的交易量,買零股並不會太困難,且現在很多券商都有推出小資族定期定額專案,可以是一次買不起一張0050的另一個選擇。

3.0056有較多的配息,我想這應該是最大的迷思,很多人都會以為被動收入的重點是穩定的配息,卻忽略了資本利得帶來的收入,比如說一支股票每年漲15%,我可以每年賣掉10%的獲利來生活,這會比每年只領5%的股利更好,也就是說,只要可以帶來現金的來源,都可以形成現金流。

如果一直帶著現金流只能來自配息的迷思,那反而會錯過資產增加的機會,舉老巴的BRK.A跟BRK.B為例,這兩隻都是不配息的股票,難道持有者是笨蛋嗎?錯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BRK.A跟BRK.B每年的報酬遠遠高過所謂的定存股5%~10%的配息,同理,如果你選擇了0056而非0050,回頭看看過去十年,如果以一千萬進行投資,0056會比0050少了三百萬左右的報酬,這就是選擇了較高的股利,反而失去更好獲利的機會。

拿到比較高的股利到底有什麼好處?總報酬反而落後了很多。
投資不能只看配息,如果只看配息的話直接去買高配息的高收益債就好了(別忘了配息可能會來自本金),而是該看總報酬率,過去十年,0050的總報酬高於0056,雖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當然你可以說0056有可能未來十年都贏0050,所以我們應該客觀來看,看0050跟0056的組成,看他的內扣費用,來評估哪個才是有可能擁有更好報酬的投資標的。

如果你相信0056的選股策略會有更好的獲利,那當然可以選0056,如果單純想獲得台灣股市的報酬,進行指數化投資的,那可以選0050。

本文章並沒有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單純是個人的一些觀察與見解,為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資料之正確性以各官方公告為主,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




歡迎分享轉載文章,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衣食無虞。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將探吉帶去日本系列-1(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

 因為接下來要去日本唸書 所以也要把探吉帶去日本 赫曼陸龜(學名:Testudo hermanni) 目前把北部能查的到的代辦寵物移民的問了一圈 得到的回覆是都沒有代辦陸龜 所以得開始研究自己辦理了 (或者有大大知道台灣誰有代辦陸龜出國的可以私訊我,感恩) 孟恭帶邱口去歐洲那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