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

"約翰柏格的投資常識"(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讀後感1--正確理財觀,由此開始










"約翰柏格的投資常識"(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的作者是約翰‧伯格 


約翰‧柏格先生,於2019年一月16日在美國Bryn Mawr, Pennsylvania逝世,為指數化投資人的明燈,用一生努力去改變基金業的惡習,將投資人應得的報酬,還給投資人


「費用(Expenses)與情緒(Emotions)是股票投資人(Equity investor)的最大敵人(Enemies)」--華倫.巴菲特的4E格言

令人失望的基金績效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基金廣告,都是在宣揚,該基金在過去的績效有多麼亮眼,賺進了多少的報酬,但是為甚麼自己真的投入的時候,卻沒有辦法賺取廣告上的報酬。

其原因有很多,柏格先生認為有以下幾點,首先廣告上的報酬,來自於基金經理人通常會報導自家基金傳統上所計算的時間加權報酬率--每股基金之資產價值的變動,藉以反映所有股利再投資,以及所分派的任何資本利得。

但是為甚麼投資人拿到的會有差異呢?

1.資金加權報酬率也反映了資金流入與流出基金所造成的影響,行情好的時候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反之亦然,行情不好時會有資金流出,這過程之中會造成些微的損失。


2.另外基金本身的成本與投資人的行為也會造成雙重的損失,首先是內扣的成本,經過計算後會發現,一般投資人真實的報酬只有6.3%,而非一般基金報導的7.8%,少了1.5%。

指數型基金當然也有同樣的問題,不過根據過去的資料計算,投資人仍然可以賺取8.8%的報酬,只較基金本身計算的報酬少了0.2%(原本計算為9%)。

過去25年來標普五百指數平均年度報酬率有9.1%,投資標普五百指數ETF的平均年度報酬約為9%,投資人實際拿到的約8.8%,但一般股票基金平均年度報酬只有7.8%,而投資人實際拿到的約6.3%


當一般基金經過整段時間的複利,由於成本因素所造成年度1.5%的懲罰時,經過長時間會變得相當可觀

下圖顯示了1991年開始,分別投資一萬美元於低成本標普五百指數基金與一般大型股票型基金的情況



到了2016年,指數型基金獲利為77000美元,而一般大型股基金只有55500美元,只有前者的72%。

但這是只考慮基金的情況下,但如果加上成本所造成每年1.5%的影響,那大型股票基金實際的複利報酬只有36100美元,而指數型基金扣掉成本後,投資人約賺取73100美元,大型股票基金投資人相較於指數基金的投資人,少了將近50%的獲利,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如果再將通膨計算進去,投入大型股票基金的投資人應該會想哭,以美國年度平均通膨2.7%來算,一般大型股基金實質報酬只有14400美元。


從以上的計算可知,伯格先生告訴我們為甚麼基金公司的廣告總是如此亮麗,自己實際投入之後,卻感覺不到資產有如廣告明顯的成長,因為成本!!!

另外在令人陶醉的樂觀念頭,以及基金業者的推波助瀾之下,投資人容易在多頭市場的高峰,開始把大量的儲蓄投入股票基金。

在錯誤的時刻,投入錯誤的投資標的,這是試圖拿捏市場的反效果,同時也是不當基金選擇的後果,投資人忽視了投資的常識。


投資的常識
甚麼是投資的常識?

投資的基本常識很簡單,柏格先生在書中舉了許多的例子與數據,事實證明主動選股與頻繁進出,或者是投資高內扣費用的主動基金會帶來較差的投資成果。

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依然做著以上的行為,因為這個基本的常識會破壞人們的夢想,一個投資致富的夢想!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如果還要接受穩定的投資須經過二十年以上才能收穫,那想起來就更痛苦了。


這個基本常識媒體也不喜歡,因為人們比較喜歡看短期投資致富的故事,而不是努力工作三四十年穩定投資指數ETF最後安穩退休的故事,後者相較於前者吸引不了人們的眼球目光。


這個基本常識金融業者也不喜歡,因為如果大家認知到高的內扣費用,與頻繁進出造成的手續費,會讓他們落後於市場平均,然後大家都去選低成本的指數ETF,那金融業者要賺什麼?


大家都忽視了基本常識,忽視股票真正的價值是背後企業的報酬,在以為自己很努力的投資理財時,殊不知自己其實是努力的在讓自己遠離財務自由的目標,工作薪資來自於自己付出的努力與時間,這些都是血汗錢,投資不可不慎。




你們薪水都是你付出有限生命的時間而來的,你在亂投資與亂花錢的同時,也意味著,你在浪費你的生命。

專注於長期投資,專注於長期報酬,忽略市場的短期波動,忽略常常看到的基金廣告,避開各種當下流行的標的或基金,也避免了情緒的干擾,透過指數型基金來擁有整體股票市場,持續持有,多年後等待你的是豐厚的報酬。


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富足的生活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2 則留言:

  1. 第一次被理專拉去買定期定額到現在,雖然有了利息,但是也失去了價差,只好繼續放下去等利息了

    回覆刪除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懶人包

  去年寫過一篇介紹文,經濟日報推出了數位訂閱產品,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或是對產業研究及經濟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深耕國內外財經深度內容、圖像式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聽新聞等等。   目前有「彭博新聞獨家聯名、七大外媒授權合作、專家解析深度專欄」三大內容,豐富你的關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