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izaax2022年初分享會筆記

 本文經 izaax 授權同意發布

1.2022年是從復甦期到成長期的一年,這是一個波動性收斂的週期(波動性不只是市場,也包含經濟數據),過於畏懼下行的風險,會錯失上行帶來的投資機會。

2.南非變種病毒目前觀察到的特性是,傳播力驚人(遠超過去幾波傳播速度),但反應到死亡率上可看的出來比過去幾波變種低(感染人數更多但死亡人數更少)。

3.目前看來歐美的醫療足以應付這波疫情,未來大規模的封城與經濟限制應不會再發生,所以對於總體經濟的衝擊就會小很多。

4.會感覺這次聯準會的緊縮很強是因為對比過去十年,因為上一個十年結束QE後才慢慢升息然後才是縮減資產負債表,但如果回到1990年代去看,1994~1995升了3%(一年12碼),對照當時的標普與那斯達克,升息中段前有回落但不多,升息的後半段指數又繼續攻高。另外是對照2000年代的升息(2004啟動升息,從1%升到5.25%),這段時間美國股市依然慢牛上漲(1年上漲10%),但如果你每次高點都去追,下跌又砍,可能就會白忙一場。

5.金融市場的記憶力不好,很難記得超過十年以上的事情,因為超過十年以上的參與者會開始減少(淘汰性非常大),大家對Fed緊縮的恐慌,往往建立在2010~2019年的經驗。

6.承前兩點,以過去十年的緊縮經驗來當作未來的結果是不合適的,過去的十年的美國經濟增長遠低於1990與2000年代,2000年代的平均經濟增長(實質GDP)在3%左右,1990年代平均增長在4%,升息對市場究竟是否會造成大的影響,總體經濟是一個很重要的脈絡,如果總體經濟很強勁增長,那升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的大。

7.慢牛行情如果你不找回落機會布局,那你要在何時布局呢?

8.這次經濟增長與升息的脈絡會比較像1990與2000的經驗,強勁的美國經濟是大多頭的基石。

9.美國民眾實質可支配所得已超越疫情前水平(且現在已幾乎沒有額外的紓困措施), 代表美國民眾的實質收入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10.美國民間消費數據已回到線性發展軌道以上,且美國的經濟發展以民間消費為主,代表美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會強於過去十年,另外實質服務業消費支出尚未恢復,代表目前商品消費很強,這也是目前供應鏈吃緊的原因。

11.去年12月零售銷售數據為-1.9%,原因是民眾9~11月提前採購,所以12月的零售銷售數據其實並不差。

12.從去年12月美國的餐飲支出增長近40%,代表服務業有大幅的升溫,所以也拉低了零售銷售的數據,所以雖然12月的零售銷售數據表面上看起來略弱,但實際上美國的內需市場仍然是高度成長,預期美國12月的個人消費支出數據會相當不錯。

13.就業市場數據顯示景氣正進入成長期,長期失業數據開始下降,結構性失業改善(非臨時性失業),新開職缺數據在歷史上非常高的水平,失業率降到很低,最新的初領失業救濟金數據也低於疫情前,續請失業金總人數也低於疫情前,美國的就業市場已恢復正常。

14.美國勞動力數據顯示距離完全復甦仍差一些,勞動參與率仍低於疫情前不少,但不能以勞動參與率的數據來斷定就業市場不佳,因為美國的勞動參與率下降是結構性問題,有兩個原因造成年齡(15 到 64 歲)上下兩端參與勞動的人口減少

(1)戰後嬰兒潮人口退休或提早退休。

(2)隨著教育提升,十五到二十幾歲的人口越來越多仍在就學。

15.整體非農就業人口數雖然仍低於疫情前不少,但參照過去數據,衰退期造成的大量非農就業人口減少,往往需要到成長期的中後期才能夠恢復前高,所以其實這次的非農就業人口復甦速度,遠遠高於前兩次的衰退(2000、2008年),i大估計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間,非農就業人口數據可以收復前高。

16.2021/12服務業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仍在高檔,且製造業原物料價格指數已回落到前年(2020)同期,從價格端已出現好轉跡象。

17.非農勞動生產力在第三季下降很多是正常的現象,每一次復甦期的後期都會下降,因為既有勞工的產能已經到極限但需求仍大,於是開始增加聘僱,但產量並沒有同樣級數的上升,生產力數據就會下降,接下來可以預期,美國民間的固定資本支出會很火熱,這會是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基石。

18.美國房地產目前是健康成長,沒有泡沫,雖說目前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數據又開始接近前高,但人口又較過去增加8000萬人(對照2000年),成屋庫存月數也仍在歷史低點(與08年相差甚遠),代表是有實際的需求。

19.汽車銷售數據這段時間以來的回落,並非是賣不出去,而是沒車可賣,這部分也造成去年GDP少了不少,但目前來看供應不足的問題已落底,當供應鏈開始正常化後,會是GDP往上推的助力。

20.消費者通常會高估通膨,另外是觀察CPI的細項,有許多項目其實是前年基期很低(例如石油、能源、機票等等),實際上並沒有爆漲。

21. 通膨的轉折點已非常迫近,今年年初就是通膨高點。

CPI月增率減去PPI月增率,差額往下代表原物料往上,通膨漸升

CPI月增率減去PPI月增率,差額往上代表終端物價在反應,而原物料價格已在下降,通膨減緩

22.如果通膨沒有繼續上升,那就要思考FED是否還會如年初的如此鷹派呢?

23.原物料去年基期非常高,今年不易複製去年漲幅。

24.目前企業存貨銷售比雖然仍低,但已沒有繼續惡化。

25.美國家庭資產規模增加,家庭財富擴張會拉升個人消費支出

26.izaax GDP投資指標:(名目GDP-實質GDP)得出長期差值的平均,然後再用此值減去每年的差值,代表市場資金的使用效率,此數據往上走代表有利資本市場。

27.拜登新政,長期並不會造成美國財政赤字惡化,且基建法案的支出比當初羅斯福新政更高,對整個美國經濟的正向幫助更大,美國未來潛在的經濟增長會有一個顯著的拉升。

28.BBB法案可能觸礁,如果這個法案沒過,也代表加稅的相關法案不會過,加上民主黨期中選舉可能不妙,如果民主黨無法取得議院多數,那幾乎可以確定未來幾年不會有加稅法案通過。

29.強經濟+通膨緩解+擴大基建+不加稅=企業盈利亮麗,今年與明年美國企業營利增漲可能在10%,就算因為FED緊縮造成企業本益比估值下修,長線來看紮實的企業盈利提升依然能夠推升股價,支持美股慢牛續行。

30.價值股與成長股都可以買,成長股仍然有向上的機會,價值股也在估值相對低的點,但要注意在貨幣緊縮的環境,成長股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例如不賺錢的成長股在FED收資金的環境會很慘,被套要到榮景期才有機會回魂。

31. 要挑價值股的話要看兩點

(1)是否能夠轉嫁成本

(2)是否能夠成長

32. 要挑成長股的話要看三點

(1) 高營收的增長

(2) 必須是高毛利

(3) 本業要能夠轉虧為盈

33.油價大幅下跌的機率降低,供需維持相對平衡的情況,未來兩年因為供應端結構性的變化,所以會維持在一個相對高的位置(可能80~100之間)。

34.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出現好徵兆,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新訂單數據已經回到榮枯值以上,中國最差的情況已過去。

35.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出廠價格降到很低的水平,由此可見通膨問題會開始緩解。

36.中國貨幣政策確立寬鬆路徑,中國現在緩步的在擴表,同時也降準,寬鬆的貨幣會對房地產產生影響(止穩或小幅回升),房地產的上漲同時也會傳遞到股市。

37.台灣經濟和資本市場不用擔心疫情,強大的出口與資本支出,讓疫情可能造成的民間消費下滑對總體經濟影響微乎其微。

38.台灣的外銷訂單持續創高,外銷訂單年增率的下滑會領先股票落底。

39.美國耐久財訂單,電腦與電子產品訂單and電子零組件訂單尚在上升,台股行情尚未結束。

40.今年仍看好的板塊;科技、生技醫療

公共事業、必需品(原物料漲不動,終端價格開始調漲,毛利改善)

原物料、金融板塊也有一些機會

但布局方式不是什麼板塊漲追甚麼,而是甚麼板塊回落修正的時候才去布局,比如現在公共事業與必需品都漲就不適合追。

41.美元趨勢:今年上半年短多後將進入中期整理區間(盤整到明年)。

42.忘掉黃金,遠離債券。

43.美股兩套劇本

短:3個月內、中:3~6個月、長:6個月以上

Omicron無造成威脅

短多:疫情無影響搭配財報利多->

中多:疫情緩解經濟數據優,市場全面樂觀正面解讀緊縮政策->

中期修正:QE退場+升息+縮表->

長多:景氣循環進入成長期

Omicron造成威脅

短空:疫情風險造成市場修正(標普:10~15%,那斯達克可能會更深)->

中多:優異財報+貨幣政策緩解->

長多:疫情再度好轉市場樂觀->

延後修正:QE退場+升息->

長多:景氣循環進入成長期(明年)

44.美國基建案+不加稅:有助支撐經濟維持3.5~4%高速增漲

美股正處於牛市循環,拉回仍要做多

歐日股趨勢與美股相仿

陸股中長線買點浮現

新興市場不一定能夠順利補漲,需留意美元走強帶來壓力

台股:短期盤整結束後將再攻高

感謝 愛大的分享

也祝各位朋友 2022繼續探吉




5 則留言:

  1. 感謝~~在懷疑人生時!!看到第七條信心又來了

    回覆刪除
  2. 樓主您好,我在愛大的「景氣循環投資」一書看到愛大認為現在(該書撰稿時推測為2019年底/2020年初)處於榮景氣。但在您的愛大分享會整理筆記看到愛大認為目前處於復甦進入成長的週期。不知可否跟樓主請教該如何理解?因為愛大在書中第一章也有提到,景期的週期就和生老病死、季節遞嬗一樣,4階段為順向按部就班出現,不會跳躍、逆行或略過。這點我卡了很久,希望可以找到人討論 >_<
    謝謝樓主,冒昧打擾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2020因為疫情進入衰退期,而後進入復甦期到現在,所以並沒有跳躍

      刪除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懶人包

  去年寫過一篇介紹文,經濟日報推出了數位訂閱產品,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或是對產業研究及經濟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深耕國內外財經深度內容、圖像式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聽新聞等等。   目前有「彭博新聞獨家聯名、七大外媒授權合作、專家解析深度專欄」三大內容,豐富你的關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