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繁榮的背後讀後感反思--炒房是否把台灣帶向深淵



繁榮的背後的作者是威廉。伯恩斯坦

前陣子閱讀這本書
有很多感觸
難得寫了一篇長文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
寫這種文章有點吃力不討好

書中指出:「
中世紀封建社會下
農奴毫無誘因
去產出比自己莊園責任還要多的農作物
或者增加自己工作土地的生產力
因為領主擁有農奴的人生以及他產出的一切
所以農奴沒有創新的動力」


突然有一種既視感
台灣目前的社會下
財團建商與房東是另類的領主
現代的人為了棲身之地(買房或租房)
一個是選擇背起房貸(三十年或更久的每個月繳房貸)
一個是選擇租房子(租房一樣得不斷地持續繳房租)
但不管你的選擇是哪個
你都得像封建社會的農奴一樣
不斷地將自己的所得上繳給領主
我們以為我們是自由人
其實是現代的農奴
只是上繳的不是農作
而是金錢罷了



這會造成什麼情況
你的所得被房貸或房租侵蝕了大半
為了不被趕出棲身之地
你必須尋求穩定的工作
讓你能夠維持上繳房租或房貸
你沒有空去想要創業或者是跳出這個圈圈
運用這個方式
上層的階級穩固了他們的統治
也有大量的人力為他們服務
甚至當有人想來爭取權益時
還可以運用其他被奴役的人群起攻之
讓這些現代農奴彼此制衡
隨著這些大財團運用金援掌控了政治
法律的制定者自然不會制訂為害到他們既有利益的法律
只會讓這個社會變成另一種表面民主
實則剝削的封建社會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當人吃不飽的時候(生理需求)
他想的是要去吃飽
而非自我實現
在這個體制下
社會逐漸失去創造力
勞工逐漸陷入低薪勞動的輪迴
(房租漲的速度比薪水還高)
今天有多賺一點錢的人
都會知道炒房成功的機會比創業大
資金會逐漸往房地產流去
不需要冒險或創新
當這個社會逐漸失去創新與冒險的動力時
就會越來越危險
掌握資源的人不創造
把資源繼續投入房地產
想創造的人沒有資源
這樣的事情已經在人類文明循環過幾千次
每個文明的衰弱與腐敗都是這樣
歐美許多國家知道這個問題
都有用法規限制炒房
例如在德國炒房是犯法的
而日本則是主動把泡泡戳破
但還是陷入了失落的十年
(戳的有點太慢了)

反觀台灣
沒有人敢把這個泡泡戳破
因為誰要是戳破了
誰就會變成歷史的罪人
全民公敵
更甚者
想戳破的人根本沒機會上台
但現在回頭看看
這些歐美國家的經濟能力
早就海放我們不知道多遠
為什麼他們能夠出現Google,Amazon,
微軟這些強大的公司
因為他們的資源流向了科學與技術
打下了穩定的基礎


而當一個國家的資源都流向房地產
而遠離真正去創造價值
提升讓人類更好的技術
這個國家就會走向衰敗
人們不會想創新
只會走過去的老路
社會就不會進步
這也是我覺得台灣距離成為一個良好的社會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甚者
如果不改善
可能會走向衰敗
有錢人買地->蓋房賺錢->炒房獲得更多錢->買更多土地->持續循環
這個過程不會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價值或貢獻
漸漸的
大量的優秀人才出走
國內經濟越來越不健康逐漸陷入一灘死水


沒有什麼事情是新鮮的,只有你還沒讀到的歷史賴瑞‧史維卓
希望能夠有勇敢的決策者
勇敢做出決定
讓國家免於歷史的輪迴

1 則留言:

  1. 說得沒錯~ 類似的形容之前有看過~
    但真的有這種想法的偏偏就不是位高權重的人,又或者說即使你一個人位高權重也未必推動改善得了,但是還是得有人推動就是了~
    另外,台灣的民主已經不是理念,只是工具,工具就能拿來利用...

    回覆刪除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懶人包

  去年寫過一篇介紹文,經濟日報推出了數位訂閱產品,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或是對產業研究及經濟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深耕國內外財經深度內容、圖像式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聽新聞等等。   目前有「彭博新聞獨家聯名、七大外媒授權合作、專家解析深度專欄」三大內容,豐富你的關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