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投資金律"讀後感「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3)--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投資的心理



投資金律的作者是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本書的英文書名為「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意旨為投資的四個支柱,在作者文中指的是:理論、歷史、心理與產業四方面。

前兩篇文章"投資金律"讀後感「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1)--估量股市這頭野獸"投資金律"讀後感「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2)--鑑往知來,投資的歷史,提到了關於投資的理論與歷史,以及市場是難以預測的情況,接下來要談談第三個支柱,心理。




投資心理學


如何避免過度自信,至少要每年提醒自己幾次:「市場遠比我聰明,外面有上百萬個投資經理人用盡全力尋找潛力投資標的,他們的設備比我要好得太多,我搶先找到金礦的機會微乎其微,如果我無法打敗市場,那麼我至多就只能希望盡可能有效率、低成本地加入市場的行列。


真正優越的投資組合策略在本質上應極端沉悶。想追求刺激應該是去跳傘或探險,而非在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上尋求刺激。最吸引人的投資標的必然也吸引了最多人的注意力,因而導致「過度持有」,也就是說因為太受歡迎,而吸引了太多資金投入,如此一來將會拉高價格,也會降低未來報酬。

不要對某些投資標的在過去五年到十年內的績效太過欽羨,過去十年內的輸家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大有可為。



短視損失厭惡症─人們專注在短期損失的傾向

作者舉了一個故事:1970年時,有位投資者在共同基金上投資了一萬美元,然後就忘記了這件事,到了1987年10月19日大崩盤時,由於被新聞所驚嚇,這位投資人恐慌的要求基金公司贖回。「抱歉,女士」基金公司回答:「你的基金價值已跌到只剩下十七萬九千六百二十三美元。」

在承受風險的過程之中,我們也可以獲得風險溢價,同理,我們在規避風險的過程之中,也會損失報酬(作者稱之為安全懲罰)。假設安全懲罰的幅度為3%,這意味著,在投資完美的安全資產所獲得的每1美元,如果投資在風險資產上,過十年後就能獲得1.34美元,二十年後會變成1.81美元,三十年後會變成2.43美元。

對於任何投資者來說,和短視損失厭惡症搏鬥是很痛苦且困難的任務,作者提到用兩種方式來克服。

1.盡可能不要去理睬你的投資組合當下投資報酬率如何:在研究中發現,相較於頻繁檢視投資組合的投資人,那些從不理會投資組合的投資人雖然暴露在較高的風險中,但也享受到較高的報酬。

2.手上持有足夠的現金:保有足夠的現金部位,當市場大跌時就能夠處之泰然,而且還可以趁著市場大跌時加碼買進。


簡單投資與避免自己變成肥羊
專注在整體的投資組合上,而不是個別的投資標的,每年都應該計算一次投資組合的整體報酬。不要沉迷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牢記自己的失敗,真正重要的是投資組合的整提成功,最好可以在每年年終時計算一下這一年來的成果。

許多的被創造出來的投資工具其實目的是賺取高額的傭金、交易成本與其他費用的吸血工具。不要忘記,世界上眾多的基金都無法打敗市場了,投資人該做的就是去找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並且持續的投資。



最後,投資要懂得風險,也要正確的承擔風險,試圖擇時進出,想要藉由研究總體經濟,或是技術線圖及任何相關資料,來躲過下跌,掌握上漲的結果,只是無法接受風險的表現。幸運一點的人在規避風險的這個過程之中只是損失了報酬,運氣不好的人可能連本金都被交易成本吃掉,運氣更差的就是買高賣低的標準慘戶了。
下一篇是關於投資的產業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懶人包

  去年寫過一篇介紹文,經濟日報推出了數位訂閱產品,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或是對產業研究及經濟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深耕國內外財經深度內容、圖像式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聽新聞等等。   目前有「彭博新聞獨家聯名、七大外媒授權合作、專家解析深度專欄」三大內容,豐富你的關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