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將探吉帶去日本系列-1(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

 因為接下來要去日本唸書

所以也要把探吉帶去日本

赫曼陸龜(學名:Testudo hermanni)


目前把北部能查的到的代辦寵物移民的問了一圈

得到的回覆是都沒有代辦陸龜

所以得開始研究自己辦理了

(或者有大大知道台灣誰有代辦陸龜出國的可以私訊我,感恩)

孟恭帶邱口去歐洲那間我也問過了沒有辦陸龜


把目前的處理進度記錄下來

搞不好未來可以幫助到有同樣需求的朋友

也方便自己知道已經處理了那些事情


目前進度查詢台灣出口,日本進口,運輸相關資訊


台灣部分目前寄信詢問了關務署臺北關得到回覆(如圖)



今天進行申請農業部審通關共同作業平臺帳號

https://permit.moa.gov.tw/portal/

申請經濟部國貿署輸出入貨品電子簽證系統帳號

https://cfgate.trade.gov.tw/boft_pw/do/Default


等帳號申請過後接著

向中央主管機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申請輸入許可

依貿易法第13-1條規定

向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辦理CITES輸出入許可證


運送部分

星宇、長榮、華航、JAL、ANA可運送的寵物沒有包含陸龜

國泰航空:不可運送的寵物沒有包含陸龜

欣達航空貨運:台灣海關報關及訂機位(烏龜可),但出入關文件得自己辦理


日本進口部分

目前查詢成田空港檢疫所

https://www.forth.go.jp/keneki/narita/eisei/animal3/02.html#Q2-6

外国で飼っているペットのカメ、カエル、熱帯魚を持ち込めますか?

沒有查到禁止赫曼陸龜進口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2025 izaax年中分享會筆記

迎接榮景期-MAKE INVESTMENT GREAT AGAIN

(本文經愛大同意發布)

1.今年是成長期轉榮景期,這意味著後面有一個更大的行情在等著我們

2.如果不知道要買甚麼的時候,指數會是個好選擇,也不會有流動性問題

3.短線上不要被市場沖昏頭

4.現在是為了2026作準備,明年是這個生產力循環最重要的一年之一

5.在生產力循環,你有沒有躲過短期的修正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握長期的趨勢,確保自己坐在車上

6.接下來這個最後的階段,再怎麼短也還有兩年(到2027年中),接下來還有一段要走,從歷史來看這一段會很驚人

7.今年是一個有賺就好的年

8.景氣成長期階段不利美國公債,這段時間你把資產配置在債券上不只是沒賺錢,更重要的是還錯過了股市的漲幅

9.2025 Be great and humble again

10.接下來Q3大家要覺得沒有利空的時候,要留意

(1)關稅戰衝擊

(2)降稅紅利反應完畢

(3)供給過剩

(4)流動性危機

11.認為只要沒有簽貿易協議的國家,關稅至少都是20%

12.股票還是要持有一定的部位,因為就算未來有回檔你還是可能會買不回來原有的部位

13.小的景氣循環轉折(成長期轉榮景期),都會與商品跟服務消費的循環交替有關,商品與零售銷售過四月的高峰後開始往下,而服務業沒有太大變動

14.當零售銷售的增長跌到服務業以下的時候,是一個趨勢轉折的警訊,現在差不多進入這個時間點了

15.消費和儲蓄循環,復甦期轉成長期的時候,大家開始儲蓄,後面大家儲蓄開始進入消費造就了成長期的上漲,川普的減稅政策會讓大家更願意去投入賺取這部分的收入,所得開始上升後儲蓄率也會跟著上升(所得增長>消費增長),蓄積的消費力會在後面的榮景期釋放出來

16.接下來成長期轉榮景期的修正,不再會是V轉,而是反覆築底再往上,在未來一年要保持耐心

17.庫存銷售比,若商品銷售放緩去化庫存壓力會大增,即將進入成長期轉榮景期的轉折階段了

目前:製造業已到90年代以來的新高,零售業也在往上,廠商很容易就進入打庫存的階段

18.榮景期不用看本益比,因為後面都在築夢,明年開始我們要勇敢地作夢

19.道瓊的歷史經驗:不要把操作的不順歸咎於某個人或事情,在資本市場永遠要做好回檔的準備,短短的幾個交易日有大回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未來也還會再發生,永遠不要讓自己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掛點

20.迎接榮景期,美好又躁動的投資期

21.心中有疑惑的時候,這個階段可以去看部落格之前一段榮景期的文章,還有愛大的著作

景氣循環投資:榮景期的尾端

道瓊三萬點:這本完成於成長期轉榮景期前

22.估計這波榮景期2~4年,至少到2027年中,最重要的因子確實是川普

23.今年第二季會漲到大家捨不得賣股票,不過沒賣股票也沒關係,抱著不放度過第三季的回檔也是一個方法,這裡不建議開槓桿,因為開槓桿可能會撐不過去

24.美國通膨數據(CPI)月增率今年二月以來不到1.5%,在過去超過一個季度時間,美國的通膨已經低於目標了,接下來年增率部分在今年稍晚的時間點幾乎可以確定會看到2%的水平。

25.認為美國利率接下來還有1.5%(6碼)會降(到明年年中),這也是譜出後續榮景期漲幅的一個基石

26.現在的物價指數都還是滿低的,進口物價指數在零增長的水平,中國(PPI)持續通縮,美國下半年如果開始打庫存,價格上面的壓力會更低

27.就業市場沒什麼問題,初領失業金沒有明顯往上,新開職缺近期也開始往上,目前看起來美國經濟不會進入衰退

28.勞動生產力在一個轉折點階段,準備進入持續性的勞動生產力提升,這次應該是有結構性的改變(簡報P26),受惠於新科技與AI,接下來的非農商業每小時實質產出年增率應該會有一個噴出,像1995年那段起漲

29.川普新政:適度的關稅徵收是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長期利多

美國

1.節制過度消費,促進儲蓄:二手貨開始興起

2.增加本地生產(進口替代):半導體、汽車、造船、製藥。

3.改善財政赤字,騰出稅改空間:一年大概可以多收到3000億美元以上的關稅

4.增進生產效率,提高生產力:因為美國人工很貴

非美

1.降低超額儲蓄,增加消費和投資:歐洲提高軍事開支,提高本地投資

2.出口多元化,降低仰賴美國單一引擎

3.增進生產效率,提高生產力

30.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歐盟+中國+日本),這是川普進行貿易戰的底氣

31.川普關稅政策能夠解決雙赤字,聯邦赤字、貿易赤字,這兩者的改善,美元今年的低點不管有多低,之後會迎來一大段漲幅,是本輪生產力循環美元指數的最高點,這個時間點快的話會是今年下半年,發生的時候可能會是當下市場回檔的原因

歷史經驗:單帳改善美元就會升值,雙帳改善美元可以篤定一定會升值

接下來美元易漲難跌

32.過剩經常帳盈餘已遠超基本需求,這部分要有實質的東西來改善(不能再靠賣美債)

33.川普貿易戰解決的問題:製造業空洞化

美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持續創新低,不過現在就業人口已經停止下滑

34.美國製造業的復興轉折啟動

美國製造業建築開支維持在高檔,高速興建工廠與製造業的設備

製造業訂單也維持在高檔,製造業從業人口也準備往上

關稅也讓製造業回流到美國

35.川普貿易戰降低仰賴中國

36.中國GDP目前增長大幅仰賴出口,過去四個季度以來,40%是靠出口,目前內需還是非常疲弱,必須要靠外部需求來提振經濟增長(尤其是就業)

37.中國的出口未來在全世界會成為一個問題,當中國需要靠出口來拉動經濟的時候,如果出口美國部分被擋住,世界的其他國家就會成為中國大量出口的對象,而且出口的東西可能是其他國家本身有製造的(例如汽車、鋼鐵等等),這會打擊到各國的本地業者(未來歐洲可能也會因為這個問題而發動貿易戰)。

38.出口為中國命脈,但以鄰為壑終難持久,會激起各國的反彈(傷害到各國本地業者)

中國外匯存底目前仍回不去2016年前(當年中國生產供給過剩),從當時開啟了人民幣長期貶值的道路

39.中國經濟三大解藥

(1)和美國談好關係,不打貿易戰

(2)打造消費強國,兩重兩新計畫:提振內需

(3)支撐房市發展,公積金活水,放寬管制

中國央行目前持續擴增資產負債表,以及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 放水

但還是不建議買陸股,資金應該放在更有效益的市場

40.美長債:短(中)線送分題:通膨降,基準利率降,長債殖利率也會跟著降

聯準會QT已到極限(資產負債表GDP佔比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41.美房地產:長線送分題,更大的趨勢成形中

後面可能會進入一個房地產跑贏股市的狀況(1998~2008年的經驗)

未來半年是布局美國買房的好時機,現在新屋庫存高(前兩年蓋的房子要消化),而且現在房貸利率還高(但接下來要下來了)

42.台灣:留意基期

今年因為關稅的提前拉貨,明年的這個時候對應的基期,出口的年增數據會降到多低

如果明年這個時候開出來的數據不是太好,而且股價不是在太高的位置,那是利空出盡不用太擔心

央行可能會讓匯率在第二季一次升到夠,讓所有的利空在第二季的財報反映,第三季就不再會是負面影響的因子

43.下半年的回檔,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他會怎麼去發生,但也不用過度擔憂,因為後面要迎接的是一個超級大的榮景期的行情

接下來可以好好研究選股,選一些榮景期會發光發熱的股票

回檔(可能8、9、10月),有個好的買點出現的時候,你可以從容的來佈局,佈到滿,來好好迎接後面的榮景期到來

44.成長期轉榮景期關鍵

轉折前期強:非必需品、醫療、房地產、必需品

轉折後期強(現在差不多在這):金融、公共事業、能源、原物料、工業

前後皆強:科技、通訊服務

45.迎接榮景期:不在乎贏在每個短線波動,只在乎贏在每個長線波段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2024年底izaax分享會筆記(景氣成長期:新川普時代Be Great and Humble Again)

2024年底izaax分享會筆記

景氣成長期:新川普時代Be Great and Humble Again

本文經愛大同意發布

 

ps.分享會時間為2024/12,文內所述之明年為2025

 

1.對於分享會魔咒大家笑笑就好

 

2.未來四年川普的政策主軸,就會是未來資本市場和美國經濟走向的影響因子

 

3.為什麼成長期抱住股票這麼重要,因為之後榮景期的高點,可能還不會超過成長期,這次成長期的高點,會比大家想像的還要高,成長期你不能放棄做多。

 

4.內需動能,實質零售銷售已經持穩住(扣掉通膨已經是實質正增長),實質個人消費支出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零售庫存穩定向上提升(市場的樂觀氣氛正在建構當中),以上是成長期後半期增長動能重要的來源。

 

5.2022通膨的主因是供需失衡,這供需失衡需由兩方面來解決,一個是終端零售把庫存拉升到歷史常態的水平,第二個就是製造業的庫存能夠持續下降,將目前的終端零售銷售的庫存銷售比拉出來看,差不多已經回升到前一個成長期最低的位置,而這個趨勢是目前還在進行的,目前可以初步判定庫存供需已經到一個理想的情況。

 

6.成長期轉榮景期的跡象,就是當三個庫存指標(製造業、躉售業、零售業)都開始顯著往上,因為這代表消費端開始跟不上庫存增長速度(消費力縮減),另外就是廠商開始過度樂觀,愛大認為這個狀況在未來半年到一年(成長期要告終)的機率是不低的。

 

7.川普新政短期來看會讓上中下游來提高庫存(擔憂關稅的到來),這可能就會提前刺激的消費力,另外是實質可支配所得對應到實質個人消費支出可能就會有短線與中期的改變,川普新政兩個方向(減稅與加關稅),這兩個措施交互影響之下,對美國短線經濟成長是正面遠大於負面,例如庫存,因應關稅政策廠商會在每個供應鏈的階段會適度提升庫存,以免受到關稅的影響,從消費者端來看,因為對關稅的預期,可能會造成漲價,所以也會有提前消費的熱潮。

 

8.實質可支配所得與實質個人消費支出目前在一個強勁增長的狀態(接近3%) ,從歷史上來看每個生產力循環,成長期後期實質可支配所得與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會出現一個綿長的穩定擴張,指數此時表現也會顯得相對強勢許多(那斯達克)

 

9.川普新政可能造成的影響就是會刺激消費支出(提前消費),減稅也會使實質可支配所得提升(企業與個人都會),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會讓短線更強勁(所得拉升會讓指數衝的更強勁)

 

10.美國就業市場目前看起來非常的好(ADP很穩定的發展),且不會好到通膨再起,也不會壞到影響到成長力,初領失業金4週平均處在兩年來幾乎最低的水平,但也不是沒有隱憂(續領失業金上升,代表這次的就業市場的擴張,伴隨著產業與就業市場的改變,讓很多人永久性的失去工作,或出現了轉職困難,在這種就業狀況內涵的改變,聯準會應該還是會有一些擔憂的,長期失業太久,就有可能難以回到職場),這就會讓聯準會在決策上會有更大的一些空間。

 

11.參考川普執政的歷史經驗,減少福利的發放以及減稅,會增加人出來工作的意願,讓勞動參與率提升,就有機會讓時薪年增率降到歷史平均3%的水平,也會讓通膨穩定下降。

 

12.生產力循環,勞動生產力的提升,非農勞動生產力已經超過過去十年的水平,已接近九零年代的成長期水平,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也在往上,製造業的建築開支也在往上(建工廠),這波的建廠高峰會在2025年陸續完工進入運轉,未來幾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就會顯著爬升,那就與九零年代一模一樣,如果川普進一步的刺激讓更多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話(關稅與減稅),這一個生產力循環就會更鞏固,製造業up->非農勞動生產力up,九零年代末期的榮景就有機會發生。

 

13.美國通膨局勢沒有甚麼特別需要擔心的狀況,雖說目前看起來看起來通膨(CPI)有點高,但是佔三分之一的房租還在4.4左右,如果繼續降到3.5%,那目前的通膨是否還需要擔心呢?也有人會擔心是成本端的提升,但是看生產者物價指數,11月還在0.25,代表來自成本的端提升還是很微弱。光是房租這個因子,就足以將通膨帶至2-2.5%區間,聯準會的決策方向在未來也不會改變。

 

14.企業實質營利影響,對美股特別是那斯達克來說,企業實質營利年增率(稅後營利-通膨)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川普的新政上台確實會降低通膨下行的風險(避免降至過低),如果通膨在穩定的位置,那減稅就能夠提升企業的稅後營利,九零年代時維持一個比較快的稅後實質營利的年增率,這段時期的股票表現也就特別好,當企業實質營利年增率開始下行的時候,市場也會開始回檔(如果減稅案在2025年實現,那大約是在後年發生這個狀況,股票可能會提早反應)

 

15.美國九零年代的經驗來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大概維持在2.5~3%的水平,對經濟市場的表現會是最好的,利率會維持在一個合理的中性利率水平,企業稅後營利年增率也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快的狀態,對資本市場的表現就會很好,如果將目標訂在2%,當景氣比較疲弱,就會面臨2%的保衛戰,要不斷地用寬鬆去刺激。聯準會未來應該會把目標訂在2.5%上下,不會強求降到2%

 

16.車市與房市這兩個東西的榮景如果早一點回來,那可以讓成長期走得比較遠,如果慢一點,就是讓榮景期走得比較高。車市的復甦步調目前已經接近了,目前尚缺房地產,大家都在等利率下來,以及供應量的提升,美國新屋銷售已經落底回溫,最新公布的11月成屋銷售數據,年增率的上升趨勢已經明顯。結論,車市在成長期已經復甦,房市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如果2025年就復甦,那這個行情在成長期就會走得非常大,如果後年才復甦,那就會是榮景期行情的推手。

 

17.原油趨勢,不利通膨,有利消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沙烏地阿拉伯一定會進來打價格戰,預期2025年全世界的原油產量會提升很多,過去這三年來,沙國減少銷售讓美國可以多賺很多錢,這個狀況不會繼續持續下去,川普上台也會讓美國接下來要挖更多油,沙國接下來也會加入競爭,油價降低會讓人有更多錢可以消費,會有利於實質的消費增長。

 

18.如果手上還有陸股的投資人,要記得2025年該回頭來聚焦這四個市場(美國、台灣、日本、印度)

 

19.明年(2025)的主軸,Be Great and Humble Again

未來川普會強化趨勢,好的部分會比大家預想的還要好,但是同時也要保持謙遜的心

2025的這個時間點,會發現2025是非常好的一年,但也會是非常難以交易的一年

 

20.川普是一個商人,他不管做任何決策,都帶著非常強烈的理性思維與博奕,對川普來說他所有東西都可以交易,但他會很理性,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情。

 

21.川普執政四大利多(愛大建議印下來貼在床頭)

(1)俄烏停戰:烏克蘭龐大重建商機,俄羅斯戰後各國關係融冰,對非科技類股有強大的刺激

(2)個人和企業減稅:增加實質可支配所得與企業獲利增加

(3)減少官僚體制、放寬監管和削減赤字

(4)持續降息和油氣價格大跌帶來的民眾實質購買力提升

 

22.生產力循環:耐久財需求強勁

費半在跌什麼:電子零組件訂單下跌,過去的經驗(2014~2016)是先下跌再上升,然後再下跌(成長期結束)

接下來2025,電子零組件訂單應該會開始上升,複製過去的走勢,當市場全面樂觀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景氣循環週期後半場:成長期後期和榮景期

 

黃仁勳、鮑威爾、馬斯克這三人會是未來的重點

 

23.川普新政:大政府、高稅率、全球化時代告終,未來世界各國可能會開始偏右派

川普接下來的降稅,會大幅影響實質稅率,甚至會低於其第一個任期的水平,這是一個資本市場很大的利多

 

24.川普與拜登的稅改差異

過去歷史

川普任期,企業降稅後,企業稅後盈餘的增長速度馬上快於稅前盈餘的增長

拜登任期,稅前盈餘的增長再度快於稅後盈餘的增長

企業營利的增長預期,就可以把股價往上推

降稅也會讓企業更願意去擴張

 

25.未來趨勢,從成長期到榮景期

過度補貼會產生一堆殭屍企業,這對整個國家其實是不好的

川普上台後,不會再有那麼多補貼,而是運用關稅,實際上讓在美國設廠企業增加競爭力,並願意提升生產力

未來民間投資與固定資本支出(不含地產)會持續上升(複製美國九零年代走勢),榮景期可能就會走到20272028

 

26.川普稅改,川普的關稅一定會做

(1)企業減稅,21%降到20%,製造業21%降到15%,希望製造業盡可能回到美國

(2)個人稅改永久化,個人社保退休金免稅,個人小費免稅,加班費免稅:提高個人工作意願

(3)關稅:非中國10~20%,中國60%

 

27.減稅政策與福利政策不同,拜登的福利政策會增加通膨(因為福利政策發放的資金會刺激基層民眾對民生必需品的消費,而去推升通膨),川普的減稅是讓中產階級()以上受惠,他們有更多資金會去買房買車買非必需品與旅遊消費,消費品項的不同,對通膨的影響也不同。

 

28.美國接下來如果可以把赤字增長控制在3%GDP的名目增長在5~5.5%,就代表債務佔GDP比重會逐年下滑

 

29.川普的關稅部分,可以彌補個人與企業減稅對稅收的衝擊,共和黨的方向是要把個人所得稅降低,在個人所得稅(聯邦層級)有可能變成全世界所得稅最低的國家,搭配關稅的提升,就會造成國際資金流向的重大改變,富人階級資金也會開始流向美國

 

30.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大,非美貨幣貶值,以及企業營收增加吸收部份成本

 

31.聯準會:降息和寬鬆路徑不會動搖

隔夜逆回購降低到快接近0(未來半年內)

2025貨幣政策的大利多:結束QT

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已逼近疫前水平

 

32.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趨勢:已經停止下滑

當美國QT結束,其他央行繼續擴表,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繼續上升

 

33.甚麼可能出錯?成長期轉榮景期的關鍵

2025~2026如果是轉折的話,資本市場過去的經驗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參考九零年代的經驗,回檔回了14%(NQ)27%

1997下半~1998年末,轉換走了一年半,這段時間投資非常難做

 

 

大機率

接下來2024/12~2025/3月,可能還會有個10%的回檔

成長期十幾趴的回檔看起來很痛,但如果你躲了就有可能錯過後面更高的上漲

2025年六月到九月可能會有一個接近15%的回檔

後年(2026)上半年,會有一個大行情前的大回檔

 

小機率

2024/12~2025/3月,有個10%的回檔

2025年中到第三季走大行情前的大回檔(15%等級)

 

重點:指數、分散化、不要槓桿,才有辦法做多到最後

拉回還是要做多,痛苦過後的漲勢會很驚人

接下來一年半內,2025起始的點位在未來大回檔有可能跌破,要非常小心

 

 

34.川普新政四大利多,搭配友善的貨幣環境,有可能在2025下半年,消費與投資同時過熱,如果過熱,聯準會可能在下半年某個時間點將貨幣政策轉向,而造成市場的大回檔

 

35.未來這兩年要小心,要把心態調整,做多但是要小心的做多,回落的幅度會很大(可能會超過20%),市場拉高後就要小心

 

36.這個生產力循環結束的時候,美國GDP佔世界GDP的比重,可能會接近回到35%的水平,而中國則會持續下滑

 

37.2028年時候美國的GDP很有可能是中國+歐洲的總合,要思考接下來哪些國家會跟著美國一起好,例如日本,而台灣會不會是受惠者,則要關注未來幾年有沒有繼續在對的軌道上。

 

未來投資要避開會長期停滯的市場(例如中國)

 

38.未來這幾年,美元在生產力循環依然會很強,當生產力循環結束的大崩盤,美元依然是避險標的,直到通膨循環才會轉弱,這次美元要轉弱差不多要2030年之後了。

 

39.美國目前的產油成本已經降低很多,天然氣也是,美國已經成為市場價格的決定者

(油井數降低而生產量創新高)

 

40.未來這十年,美國在晶片製造部份會成長很多

 

41.台灣這波外銷訂單增漲,且台幣同時在貶值,台灣佔了兩個便宜,市場還沒體悟到這個便宜佔的有多大,但川普上台半年後應該就會發現了

 

42.台灣進口值(資本設備)還沒見高點前,指數的高點就還沒到,2025上半年進口值可能就會見高點

 

43.日本服務業還在正值,製造業也還在不錯的水準

日本的通膨未來會下降(受進口物價影響),所以未來的緊縮並不會有大家想像的大,可能就一碼,短線對市場可能會有影響波動,但長線來看影響不大

 

44.現在手中還有日圓的,不用賣出,日圓接下來應該會走緩步升值

日本經常帳順差已經默默創新高,日圓維持在現在這個位置不會太久

日本出口狀況也會持續改善,製造業回流,原油與天然氣如果繼續往下走,貿易的順差會擴的更大

那要如何彌補經常帳巨額順差呢?那就是擴大增加對美投資,未來一兩年就會看到許多日本企業增加對美投資,日圓就會開始升值

接下來要做多日股的,可以考慮不用做匯率避險,日圓貶勢已經到盡頭

 

45.印度會成為新興市場的避風港

貿易戰跟印度沒什麼關係(內需為主的入超國),印度賣到美國的主要是服務,也沒甚麼影響

美國貿易戰主要的目標是商品

 

46.中國

中國目前內需弱化的情況非常明顯

製造業會帶動非製造業的需求,當製造業開始外移的時候,對整個內需與民間投資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電動車與無人機並不足以彌補這部分的流失

 

中國兩個出路

(1)避免貿易戰

(2)強力擴大內需

 

 

 

 

47.成長期轉榮景期關鍵何在

轉折前期強:非必需品、醫療、房地產、必需品(2025上半)

轉折後期強:金融、公用事業、能源、原物料、工業(2025下半年修正時可布局到後年2026)

前後皆強:科技、通訊服務

 

再次強調

指數為主、分散化、不要槓桿

在這兩年賺到該賺的

這樣才能夠賺到後面榮景期的大行情

 

48.成長期後半場進入榮景期的轉折

 

MAGA+GOLDILOCKS ECONOMY

 

HIGH FOR LONGER+LOWER FOR LONGER

 

 

指數可能如同1997~1998劇烈的上衝下洗

股市高點會更高,低點的修正也會更辛苦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懶人包

 

去年寫過一篇介紹文,經濟日報推出了數位訂閱產品,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或是對產業研究及經濟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深耕國內外財經深度內容、圖像式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聽新聞等等。

 

目前有「彭博新聞獨家聯名、七大外媒授權合作、專家解析深度專欄」三大內容,豐富你的關鍵投資力!





 

經濟日報與彭博獨家聯名推出「經濟彭博」引進彭博精選文章;另取得金融時報、日本經濟新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巴隆周刊、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七家外媒授權,涵蓋美歐日觀點,選譯優質內容,提供訂戶最豐富的全球視野。







 

專家解析深度專欄部分,經濟日報目前有一些配合的駐站作家,以他們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帶大家解讀金融時事或公司財報,提供投資的想法。



 

平時我也會來瀏覽經濟彭博與經濟 VIP 的內容,關注歐美央行政策,各國經濟的一些狀況,獲取世界的即時動態與整理過的資訊,可以整理出未來的趨勢與相關受益產業,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些投資機會,進行提前的布局,一些深度的內容也不會寫得難以令人理解,我覺得也滿適合對財經新聞感興趣的朋友閱讀。

 

 

今年經濟日報再度推出了優惠活動,活動內容如下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 周年慶

活動到 11/19,訂閱一年再送2個月,加碼抽 iPhone15 128G

學投資、抓趨勢,換手機一次滿足

 

 

訂閱連結:https://reurl.cc/y6a1dM

活動內容:

https://money.udn.com/SSI/2023/annual_event/index.html

 

跟著探吉一起探吉ㄅ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群益智能推播懶人包


收到 群益期貨觀點 的邀請,試用新推出的「群益智能推播」服務,過去也有用一些類似的APP,能夠即時推播各種資訊,但是那些資訊往往很雜,很多資訊可能不是你需要的。


群益智能推播服務就不一樣了,他會根據你有的庫存商品做分析,推播屬於你的客製化內容,因此每個人收到的推播都會是不一樣的,不會有過多不需要的雜訊推播;最近使用下來是覺得資訊即時度不錯,希望未來內容量可以再更豐富一些。

(有與群益確認未來會串接更多平台的資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懶人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群益智能推播是近期群益行動贏家APP內新推出的功能


  • 市面上有一些能夠及時推播資訊的APP,但都是大雜燴,沒有客製化

  • 群益智能推播能根據個人未平倉部位,或者自選股,篩選所需資訊推播

  • 這樣投資人能夠獲取所需資訊,避免過多雜訊干擾

  • 簡單的說,每個人的推播資訊都會是不同的

  • 專屬於每一個用戶自己的推播



推播資訊包含

 

獨家短評 -  依個人庫存部位從市場中選出波動商品並提供相關分析資訊。

重大數據 -  第一手掌握各國市場公布的重要數據。

新聞快訊 -  各國最新財經相關消息。

行情指標 -  提供個人化庫存商品行情漲跌到價提醒。

盤後資訊 -  每日收盤資訊彙整。ex. 三大法人買賣超。

指標策略 -  提供個人化庫存商品行情突破提醒。ex. 創幾日新高/新低






群益智能推播手錶推播呈現樣式

群益智能推播手機推播呈現樣式



CPI資訊:

美國CPI數據公布(11/10)

如果有在關注CPI欲做事件交易的,會在數據公布後收到推播

同時還有世界各國指數或商品的資訊

依照你當前倉位或關注商品進行相關推播,協助做出決策

                                                     群益智能推播即時資訊推播呈現樣式


獨家短評依個人庫存部位從市場中選出波動商品並提供相關分析資訊。



群益智能推播「獨家短評」呈現樣式




新聞快訊各國最新財經相關消息。

群益智能推播「新聞快訊」呈現樣式







行情指標

群益智能推播「行情指標」呈現樣式




盤後資訊每日收盤資訊彙整。ex. 三大法人買賣超。


圖說:群益智能推播「盤後資訊」呈現樣式





目前測試優點與建議:

優點:

  1. 台灣首家期貨商獲專利認證的數據推播服務,其演算法是有經過驗證的

  2. 有專家短評分析,可以作為資訊分析參考

■建議:

  1. 資訊推播有時不夠即時,一些數據公布後3~5分鐘才推播到手機

  2. 更多的即時資訊串接服務,有些經濟數據尚未串接




群益智能推播對於投資人最大的幫助就是,交易各種商品的投資人,能夠及時獲得所需資訊並依據該資訊作出決策,避免錯失各種機會!



想試試看的

https://reurl.cc/eWXOzK




#群益期貨 #群益智能推播 #我的專屬推播






將探吉帶去日本系列-1(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

 因為接下來要去日本唸書 所以也要把探吉帶去日本 赫曼陸龜(學名:Testudo hermanni) 目前把北部能查的到的代辦寵物移民的問了一圈 得到的回覆是都沒有代辦陸龜 所以得開始研究自己辦理了 (或者有大大知道台灣誰有代辦陸龜出國的可以私訊我,感恩) 孟恭帶邱口去歐洲那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