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投資理財"--大學新鮮人的理財之路5(致即將大學畢業的老弟)

 第一篇講到關於儲蓄的重要
"投資理財"--大學新鮮人的理財之路1(致即將大學畢業的老弟)

第二篇提到關於理財的基礎
"投資理財"--大學新鮮人的理財之路2(致即將大學畢業的老弟)

第三篇提到開始投資與人生藍圖

第四篇提到價值投資與存股
"投資理財"--大學新鮮人的理財之路4(致即將大學畢業的老弟)

to親愛的老弟:

看完前面四篇文章之後,相信你對於理財以及初步的投資規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概念,接下來我們談談指數投資,相較於挑股票來存,我個人認為指數投資更適合沒有經驗的新手,尤其是剛畢業的你,人生的黃金時間應該是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而非在股海中汲汲營營。

講到指數投資,一定要提提約翰·柏格先生,美國共同基金公司領航投資(英語:The Vanguard Group)創辦者,同為世界上第一檔指數型基金 ──Vanguard 500 Index Fund的發行人。
John Clifton "Jack" Bogle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17年3月的年度致股東信中寫道:「如果要樹立一座雕像,用來紀念為美國投資者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那麼毫無疑問應該選擇柏格。」,由此可見股神對於柏格先生的推崇。


以下先以伯格先生的書「夠了!」來說說為甚麼選擇指數投資,接著談談如何開始指數投資,以及指數投資未來可能遭遇的風險


為甚麼選擇指數投資
我先以「夠了」書中開頭的一個故事與你分享

有些人,靠大自然和雙手餬口,這叫做工作
有些人,靠那些靠大自然和雙手餬口的人餬口,這稱為買賣
有些人,靠那些靠那些靠大自然和雙手餬口的人餬口的人餬口,這叫做金融。

很多的主動型基金內扣費用甚至達到2%,但是真的有幫投資人創造了超高的收益嗎?甚至是沒有創造收益,還得扣2%的費用,金融體系拿走得越多,投資人賺到的越少,投資人位於投資食物鏈下方,負責供養整個投資食物鏈,可是投資食物鏈卻向投資人收取很高的費用。這代表著,許多對金融業有好處的是,對投資人可能不一定有好處。

所以約翰.伯格成立The Vanguard Group發明的指數基金,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單純的追蹤市場指數,減少投機與轉手,讓投資人能夠用最簡單與便宜的方式,來進行投資。

指數化投資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被嘲笑,到今天逐漸成為席捲全球的浪潮,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指數投資的行列。

指數投資,就是參與整個市場,以台灣有名的0050(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為例,它就是一次買進了全台灣最大的50間公司,誰是那最大的五十間,它就按比例買進他們的股票,而美國比較有名的標普五百ETF就是根據S&P500指數,來買進股票,另一個Vanguard的VTI則是市占買進美國所有市場的股票。

看看過去的數據,採取被動投資,透過長期持有較為穩定的標的,如台灣0050ETF、VOO、VTI等追蹤美國股市指數的ETF基金,近十年平均年報酬8~12%左右。

用最簡單的說法來解釋,指數投資就是購買跟隨大盤指數的基金,記住,在這裡說的是ETF,也就是交易所買賣基金。

為什麼我比較不推薦那些主動選股的基金,因為看看過去數十年的資料,約莫有六成到七成的主動基金經理人在十年的長度下,績效輸給指數,再加上內扣費用,購買手續費,購買基金的消費者就像被剝了很多層皮的羊,2%內扣費用看起來很小,但長期來看,它會侵蝕你的複利效果。

怪不得巴菲特曾經說過:「大多數機構投資人與散戶會發現,持有股票的最佳途徑是投資收取最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選擇這條路的人,結果肯定會勝過絕大多數專業投資人士提供的淨結果(扣除費用與成本後)。」

所以記得,如果想避免走許多冤枉路,追蹤大盤指數的ETF是你的好選擇,而且相較於現在很多人很夯的存股,風險會低很多,想想是存一間公司的股票出事的機會高,還是投資整個市場所有公司出事的機會高。



如何開始指數投資

首先要想想看你要投資哪個市場,如果你是剛踏進投資的第一年,那我的建議是先從台灣的市場開始吧!畢竟那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對於這裡的情況也會比較了解。

接下來是選擇一個好的券商,以台灣來說,目前大部分的券商電子下單手續費都在3~5折之間,以我們這種buy and hold的情況來說,差異不大,找離工作地點或家裡近的券商就好,這樣處理事情也比較方便,當然現在很多券商也有推出小資族定期定額專案,可以多問問,手續費會更便宜。


接下來就開始投資了,如果你是用券商定期定額的方案的話,那就只要確定自己的交割戶裡面有錢就好,如果是自己手動下單的話,可以手機設個提醒,同時記得,身邊要先準備好緊急備用金再開始投資,以免遭遇危難或變故時,沒有備用金可以支應。同時我也會準備好一部份的現金,放在定存或較高利率的戶頭,遇到熊市時可以加碼投入。


指數投資未來可能遭遇的風險

前面講了那麼多優點,接下來談談指數投資未來可能會有的風險,透過了解這些風險,在未來你可能會投資台灣以外的地區時,可以做一些判斷,以下部分觀點來自於指數投資末日一書


1.超級債務終結
過去政府常常運用舉債來促進經濟增長,債務增長超過GDP時,原本用於提升GDP的資金被用來償還債務,這會導致GDP成長平緩,就需要更大量的舉債,如此惡性循環,將會導致金融體系崩塌。


2.嬰兒時代退休
過去我們父母那一代,戰後的嬰兒潮促進了經濟發展,也創造出許多豐碩的經濟果實,隨著時間推移,嬰兒潮世代退休後,人口結構對經濟將從助力變成阻力(日本應該是現在各國的前車之鑑),如果依舊期待經濟有成長,政府只好擴大赤字支出,但這些赤字,將在未來對整個國家造成重大影響。


3.化石燃料耗盡?

石油的需求增長量比新發現的油田還多,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石油佔人類能源需求的比將會降低,產油國的收入也會降低,而這些產油國的經濟該如何轉型也是個問題。

4.中產階級消費能力下降
隨著薪資成長率從1970年開始趨緩,有些國家開始出現實質薪資下跌,甚至進一步壓抑消費者支出,也讓經濟發展速度趨緩,未來的我們,將有可能比我們的父母還要窮,如果我們甚麼也不做,需求曲線往外移動的速度會一直低於供給曲線,價格普遍性下降,經濟成長率終將轉為負。

5.東方崛起
新興市場的人均所得將在未來快速增長,特定產業、國家有望受益,中國的部分,我個人覺得要看貿易戰之後的發展。

6.財富占 GDP 比例均值回歸

過去數十年,美國的財富 占 GDP 比例平均為 3.8,現在是 4.9,必定有某件事被犧牲。未來資產價格可能會全面下滑,直到重新達成平衡。

由上可知,未來的世界可能會有許多改變,就像大航海時代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崛起稱霸兩百年,十七世紀時該公司的股票年報酬率可高達20%,後來的大英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主宰地球許多地區,到近代美國獨強的格局,未來美國會不會依然獨強,還是會像歷史一樣有新的霸權出現,這都值得我們觀察,而目前世界的金融體系在未來會不會避免金融海嘯再度出現,我想還有賴世界上的菁英來維持了。


最後,「夠了」這本書我覺得非常適合初入投資領域的人閱讀,也適合正在成長邁向社會的人們,也適合投資已有一段時間,正在逐步累積資產的投資人,當內心富足,就不會去貪,沒了貪念,很多壞事都不會發生。



同時以此篇文章紀念約翰柏格先生,於2019年一月16日在美國Bryn Mawr, Pennsylvania逝世,約翰柏格先生指數化投資人的明燈,用一生努力去改變基金業的惡習,將投資人應得的報酬,還給投資人。




感謝柏格先生

為天下眾多的投資人

帶來更好的報酬



下一篇我們來談談,投資之外,生活原則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