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讀後感--超脫股市漲跌,邁向成功投資


"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作者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波頓·墨基爾(Burton Malkiel)。墨基爾主張資產報酬率由隨機過程支配,向大眾介紹了「隨機漫步假說」。

先說結論,本書你看不到甚麼高超的技巧,教你在股市殺進殺出買低賣高成為股神,全書重點是用各種理論說明,預測市場的漲跌、高低不容易,投資人該做的是做好資產配置、選擇指數化投資,雖說這個方法無法一夕致富,但應當可以讓你的資產穩健成長。


================================================

假如你檢驗過去任何一段時間的股價,你幾乎總會發現某些理論在某一段時期有效。不同的選股標準只要測試夠多,總會找到一種可以挑選出當時最佳股票的標準,實際問題是,同樣的選股標準適用於不同時間嗎?

過去剛投入股市時,我也總覺得技術分析可以抓到股票的趨勢,但隨著做過許多資料科學的資料分析後,開始了解到股價其實並非如同技術分析者講得如此有跡可循,很多某個時候很有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套用到另外一段時間測試,就失去了功效。

以現在很多人從過去的經驗分析,說明殖利率倒掛會是崩盤前兆,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很適合回應這個狀況:「有沒有想過,如果股市在年底前會有年終效應,股價從耶誕節到新年期間會上漲,但是一旦這項規律廣為人知,大眾的集體行為就會使這種現象再也沒有發生的機會。」


水晶球為什麼看不清楚?

作者舉了醫學上的例子,放射科醫生看X光片時,30%清楚顯現的肺部疾病無法被看出,另一項實驗則告訴我們,精神病院的專業人員無法區別神智健全和精神異常的人,結論是,不論對方多麼專業,結論是不論對方多麼專業,我們都不應對任何判斷的正確性不假懷疑。既然許多判斷的可信度如此低,證券分析師當然也不例外。

作者認為有五項因素可以說明為何分析師在預測未來時如此困難。

1.隨機事件的影響:許多影響公司盈餘的重大變化是隨機發生的、政府預算、法規、管制決策、不適任高階主管、恐怖攻擊、價格戰爭、甚至是貿易戰等等。突發事件影響公司盈餘的歷史不勝枚舉。

2.「創意」會計程序,創造讓人存疑的盈餘:公司的損益表就好比三點式泳裝,露出來的部分有趣、遮住的部分更重要,公司越來越依靠不尋常的手法在報表上提高盈餘和銷售,以便推高公司的股價,眾所皆知的安隆(Enron Corporation)案即是如此。

3.分析師本身犯下的錯誤:作者認為,一般分析師只是一味收入不錯,而且相當聰明的聰明人,以很平庸的方式去做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分析師也經常被其他資訊誤導,也和常人一樣感受到壓力,他們其實也是相當平凡的人類。

4.最好的分析師會轉任銷售部門或轉作投資、避險基金經理人:擔任經理人比擔任只提供建議的分析師要有趣的多,地位崇高且報酬豐厚,許多分析師並不久留在分析師的職位上。

5.研究部門與投資銀行部門間的利益衝突:作者提到,當分析說「買進」的時候,真實的意思可能是「持有」,而當分析師說「持有」時,他的意思可能是「盡早丟掉這個破爛」。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分析師的推薦受到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的業務影響,分析師會擔心對客戶公司提出負面的評價可能導致未來承銷業務損失。


總結來說,專業基金經理人並沒有很好的能力能根據對經濟的預測,做出正確決策,共同基金現金部位最高的時候,恰好市場都處於低點,相反的,當市場在高點的時候,現金部位總是偏低。

隨機漫步理論

效率市場理論並不像某些批評者所指責的那樣,認為股價的變動漫無目標、反覆無常,且對基本面消息不敏感,相反地,股價變動像漫步,正是因為市場很有效率,當新消息出來乍現時,股價變動非常快速,快到沒有人每次都能夠迅速地從中獲利,新聞的發生是隨機的,也就是無法預測,不論是研究過去的技術資料或是基本面資料,都沒有幫助。

總之就是過去的資料並不能準確地預測未來發展

自麥哲倫基金退休後的彼得‧林區,以及著名的華倫‧巴菲特都承認,大多數投資人購買指數基金會比投資於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更為有利。


其實要在股市賺錢並不難,只要做好資產配置,不要被市場誘惑,去選擇看似可以一夕致富的商品或標的,最後到頭來不是一無所有就是傾家蕩產,保持本金穩健成長,並長期存活於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了解到風險與報酬相關,以及該如何正確地面對風險,並增強承受風險的能力,健全財務狀況,確認自己在投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是否足夠,尤其在投資初期,持續增加的本業收入比投資致富更為重要。

通往財務自由的路沒有捷徑,投資的標的與種類也該慎選,我個人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投資要選自己了解的,且可以晚上睡得著的標的比較重要,不要買了之後上班看盤無法專心上班,晚上睡覺還要擔心隔天會不會大跌睡不好,投資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但如果造成反效果或是為了改善生活而去投資,方向就錯了,你該想想是不是該先專注於本業,或是培養更好的第二專長,才是正確的成功之道,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富足的生活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
可以按讚給我支持與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EPSYfinancenote/


新成立的ig歡迎追蹤:iepsyfinancenote
https://www.instagram.com/iepsyfinancenote/
 



1 則留言:

  1. 我覺得書後面介紹SMART BETA的章節不錯,最近很多這種類型的ETF出現

    回覆刪除